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科學的倫理觀
 

【作者: 亭心】   2004年03月25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1848】

生活在台灣的人由於定位的尷尬,養成了不知道如何去實踐倫理,同時也不大懂倫理真正內涵是什麼的混淆不清狀況;其實倫理是很科學、很有系統的一門學問,只要認清自己站在什麼角色上,就可以從容的來調整心態,而在待人接物、承先啟後方面的應對就不容易出差錯了,在《大學》裡就說到:「物有本末,事有終始,知所先後則近道矣。」可見任何事物都有其本末、終始與主客之分,當事物沒有了這種倫理就無法成就,就像近幾年的的網路發展一樣,由於人人爭先恐後,卻搞不清楚狀況、找不到定位,所以反客為主、本末倒置或始亂終棄的現象就很多了,難怪網路會泡沫化!


當網路泡沫化後,人們終於開始反省認清什麼才是網際網路,每個團體或個人才可以找出自己的定位來,而有了定位之後才能漸漸釐清相互的倫理關係,這樣新的網路文明就得以發展起來了。但是要注意倫理畢竟是多樣或多重的,這主要必須站在人本的角色上來觀察,因為一個人身處這個複雜的世界裡,所扮演的角色也就非常多樣多重,過於執著就會失去人本的精神。


因此,我們要在這裡談一下科學倫理的內涵,就以大自然來說,達爾文說明了他的倫理正是「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具體的來看確實也是如此,所謂鯊魚吃大魚,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軟腳蝦,蝦米就只有吃浮游生物了。本來人也是大自然的一環,當然也遵循這樣的倫理秩序,要在人類社會中生存,沒有身強體壯與兩把刷子,只有感嘆:「人為刀俎,我為魚肉」囉,但是感嘆歸感嘆,也不會有人可憐你的,以林肯總統之賢之仁還會補上一句:「可憐之人,必有可恨之處」呢。所以第一層倫理就是每個人都必須勇敢地站起來,發揮自己的生命力,養成獨立自主的人格。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推進負碳經濟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川普關稅解放日暫緩 機械中小企業90天急應變
高速時代的關鍵推手 探索矽光子技術
Wi-Fi 7市場需求激增 多元應用同步並進
RISC-V的AI進化—NPU指令集擴展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宏碁資訊與北科大啟動產學合作計畫 加速企業AI實務應用
» 朋昶數位科技取得Cloudera台灣代理權, 運用 AI 強化資料治理,助力企業釋放數據價值
» 遠傳以資通訊技術助力華南銀行打造IT監控戰情中心
» 報告:AI普及引爆惡意機械人浪潮 全球企業網安壓力飆升
» 日本ISMAP機制再進化 加速雲端服務審核流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58DC4308STACUKX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