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開放源碼的成功
 

【作者: 李士傑】   2004年06月28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2808】

剛從國外開放源碼研討會回來的同事,幫我帶回了一本關於開放源碼最新出版的專書:「開放源碼的成功」(The Success of Open Source)。作者是 Steve Weber,一位加州大學柏克萊校區的政治系教授。在他討論完開放源碼的協同合作開發過程的特質之後,在書中的最後一章「改變世界的程式碼/規則?」(The Code That Changed the World?)中,他從開放源碼社群與其他對照的案例,包括好萊塢電影製作工業的社群與 eBay買家與賣家的交易社群,組織規則與權力歸屬的不同,討論開放源碼歷程(open source process)以及目前應用到其他領域的可能。


如果說好萊塢電影工業製作社群代表著權力集中在電影公司(出資者)、eBay 社群權力集中在經營交易平台的公司,開放源碼社群的權力則集中在提出創意、並且有能力整合核心價值的領導菁英團隊。在可見的未來,在黏合社群的連結性 (Connectivity)的演進所驅動下,這三種社群都會繼續存在,並且繼續演化:eBay 將會變成沒有限制、更有效率的完美市場、好萊塢電影製作社群將會演化出更細緻的分工體系,跨越地理限制進行全球化分工合作,而開放源碼社群將會演化出公領域或私領域、分散式創新的大規模參與。於此,開放源碼不再僅限於軟體領域,走向人類社會的世界舞台。


這其實也是讓像我這樣,從其他領域深入到開放源碼與自由軟體發展議題的專業者,所時時刻刻關切的問題。也許產業界關心政策方向的前輩會質疑,自由軟體或開放源碼,是一種成功的範例嗎?在同樣的問題背後,反映著大家對於問題理解的差異。產業界的成功,也許是指國內廠商是否能夠順利運用著自由軟體的模式、成功獲利?年度總產值可以估計攀升到多少億元?所以當質疑著「成功與否」的問題時,論述者總難有一個信心滿滿、轉換成經濟規模與公司數目的答案。對於產業界的慣常思考邏輯來說,一些沒有辦法轉換成為管控數字的經驗,遠比未達預期成果的數據資料還要恐怖:後者我們還可以調整觀點,找個方式把壓力轉移到其他焦點上,但是前者就實在令人頭痛無比,食之無用、棄之可惜。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Micro LED成本難題未解 Aledia奈米線技術能否開創新局?
推進負碳經濟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川普關稅解放日暫緩 機械中小企業90天急應變
高速時代的關鍵推手 探索矽光子技術
Wi-Fi 7市場需求激增 多元應用同步並進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打造智慧交通城市 無號誌路口導入AI偵測系統提升安全
» 產學界合作打造AI教育新標準 育成新一代AI應用高手
» UiPath攜手統一資訊 助企業實現代理型自動測試能力
» COMPUTEX-創新法商展現實力 深耕台灣及布局亞洲市場
» PTC與Schaeffler擴大合作 快速部署Windchill+雲端PLM方案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5E7588OSSTACUKI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