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五、六年級生,或許都經歷過電視頻道只有三台無線訊號的時代。在那個時代,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事情,就是在颱風天還得冒雨到頂樓去調整天線,否則收訊不良,電視訊號受到干擾,就無法好好觀賞電視節目。那是類比訊號的時代,是映像管電視的時代,也是我們共同走過的記憶年代。
時至今日,現代人或許不怎麼提映像管電視了。顯示技術的進步,現在是顯示器隨身攜帶的時代了。打從液晶顯示技術的問世,完全改變了傳統的顯示產業生態。顯示器不再是,也不該是『笨重』的代名詞,取而代之的是隨身、輕巧、可攜、高清、亮麗等新形容詞。
當然顯示產業,如果就只有存在液晶顯示技術,那未免也太無趣了些。事實上早期在電視市場上,液晶還有強勁的競爭者叫做電漿顯示技術,只不過不敵液晶在量產下的成本優勢而敬陪末座。當然隨之繼起的顯示技術非常多,例如起死回生的AMOLED,目前就在行動裝置上大放光明,也非常有可能在未來威脅到液晶顯示的主流地位。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使用者 |
10則/每30天 |
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