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面對中國 台灣手持醫材廠商如何自處?
搶攻醫療器材商機 台灣停看聽

【作者: 陳韋哲】   2013年08月29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13833】

在行動裝置設備陸續融入到人類生活後,消費者逐漸習慣行動裝置帶來的方便性,並轉而將這樣的特色開始導入到汽車、醫療以及其他產業。尤其近幾年國人的醫療觀念逐漸改變,從以往到院就診的模式轉向個人居家照護,使得越來越多醫療設備的設計重點開始朝向微型化、可攜式,進一步讓居家的可攜式醫療設備發展更加蓬勃。


如今在醫療領域也產生與消費性市場同樣的功能訴求,目的都是為了讓患者和醫護人員能夠有更佳的醫療體驗。不過,由於可攜式產品的設計空間與體積有限,使得許多技術與功能都被迫刪減或是降級;然而,既然是醫療照護用途,這類設備對系統穩定度及安全性的要求又相當高,使得開發門檻不易被跨越。



圖一 : 醫材設備朝向可攜式設計方向發展。(圖:informaticabiomedica)
圖一 : 醫材設備朝向可攜式設計方向發展。(圖:informaticabiomedica)

所幸受惠於電子科技的高速發展,讓不少消費性電子廠商開始轉進醫療照護領域發展,紛紛搶攻原先由少數廠商獨佔的肥美市場。畢竟這些電子廠商對於可攜式的應用和設計熟稔度相當高,因此可望加速醫療器材的可攜化發展腳步,不過,他們仍欠缺醫療照護應用的專業知識。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推進負碳經濟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川普關稅解放日暫緩 機械中小企業90天急應變
高速時代的關鍵推手 探索矽光子技術
Wi-Fi 7市場需求激增 多元應用同步並進
RISC-V的AI進化—NPU指令集擴展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意法半導體推出創新記憶體技術,加速新世代車用微控制器開發與演進
» 銳能智慧:社區電動車充電關鍵 在於建構一套長期可行的整合服務
» AI健康科技落地菲律賓 科技公司打造個人化健康守護網
» 科技專家示警:人形機器人發展尚待突破 過度炒作恐與現實脫節
» DigiKey 2025年第一季增加近10萬個新產品導入(NPI)和100多家新供應商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5C6KWLC4STACUK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