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可見事物的運作推行,在現實環境上,的確有許多的困難與乖舛之處。當然,有的人對此能夠百折不撓,有的人卻因此變得懷憂喪志,不過憑著科技不斷的進步,倒也讓人們對事物的控制越來越精準成熟,也越來越得心應手。只是科技總是解決了這一端,卻漏了那一端;擴展了這一面,卻壓制了另一面;有時候以環保或生態的平衡點來看,科技發展跟人生的其它境遇其實差不多,大部分都是「成事不足,敗事有餘」呢。
為什麼人生會有那麼多不如意呢?主要就是我們常常只在有形的枝節末梢上計較,而不尋求形而上的彈性解決方法,例如立志當總統就是一個有形的目標,但不如立志做一個政治家,或者說為自己建立一個「政治工作平台」,這樣彈性空間就大多了。如今大家都在具體有形的事物上執取爭奪,不僅常常發生事與願違的狀況,也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資源浪費;就好像當縣長也可以成為政治家,當政治學者也可以,即使當一個稱職的在野黨也可以啊,可見我們原本可以更為開心如意的過日子的,只因為對具體的事物太看不開了。
由於物質科技的昌盛發展,久而久之我們只了解有形事物的用處與價值,卻漸漸忘記無形概念的靈活與深義。無形的概念或工作平台能依照實際的問題來做出各種解決方案,在產品推出之前就能做好模擬驗證的工作,同時每一樣虛擬的事物又能夠回歸成無形的概念,成為日後再利用的經驗與資源。當然,各種經驗與資源我們可以把它做成「虛擬元件」,在一定的規格與共同標準之下,這些虛擬元件就成為另一種無形的商品了。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使用者 |
10則/每30天 |
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