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應用於無線充電技術的類三角測量法
 

【作者: Hubregt J. Visser】   2019年08月12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7130】

多虧了一項運用複合天線的新方法,讓物聯網裝置—甚至是智慧型手機,從更遠距和視線外(out of sight)完成無線充電的技術正從幻想變成現實。荷蘭愛美科(imec)射頻能量擷取(RF harvesting)和無線電力傳輸(wireless power transfer)的資深研究員Huib Visser,說明了其窺探此技術後觀察到的現狀和未來發展。


隨著感應式充電器上市了一段時間,你或許會說:「將無線充電技術應用在智慧型手機已可能達成。」當然,這並非不可能,但是,要描述現今科技,「免用連接器充電(connectorless charging)」這個詞可能會比較恰當,因為感應式充電器仍需要待充電裝置和充電站之間的緊密接觸。這個條件不僅限制了當前技術在智慧型手機上的應用,也讓現行方法無法滿足物聯網裝置對充電技術的需求,而這些裝置將充斥我們的生活環境。由於5G、工業4.0、智慧城市、智慧建築和智慧交通等的發展,我們將看到電池供電裝置的成長。透過有線連接或短距感應方式對這些裝置進行充電,將是不可能的事。相反的,這些裝置將需從周圍環境來擷取能量。尤其是室內應用,在其中運用光電或熱能轉換等其他方法時,很快就受到局限,而無線充電技術是等待進一步發展的絕佳候補方法。


遲早有一天,真正的無線充電技術指的會是:在不需直接的視線(line of sight),也不需追蹤固定或行動裝置的情況下,從更遠的距離進行充足電力傳輸的技術。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創新3D緩衝記憶體 助力AI與機器學習
一粒沙,一個充滿希望的世界
半鑲嵌金屬化:後段製程的轉折點?
進入High-NA EUV微影時代
跨過半導體極限高牆 奈米片推動摩爾定律發展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打造智慧交通城市 無號誌路口導入AI偵測系統提升安全
» 宏碁資訊與北科大啟動產學合作計畫 加速企業AI實務應用
» 朋昶數位科技取得Cloudera台灣代理權, 運用 AI 強化資料治理,助力企業釋放數據價值
» 遠傳以資通訊技術助力華南銀行打造IT監控戰情中心
» 報告:AI普及引爆惡意機械人浪潮 全球企業網安壓力飆升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5E8D0QP8STACUKF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