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冷电浆技术助沙漠植物抵抗盐硷 提升存活率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5年07月20日 星期日

浏览人次:【256】

据外媒报导,一项新兴的「冷电浆」(Cold Plasma)种子预处理技术,在提升植物耐受性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最新研究指出,透过冷电浆处理,一种对乾旱地区生态至关重要的豆科植物「波斯皂荚」(Prosopis koelziana),其种子在盐度逆境下的发芽率与幼苗存活率获得显着提升,为对抗沙漠化带来了新的科技曙光。

电浆被称为物质的第四态,是由离子、自由电子、原子、分子及自由基等组成的活化气体。冷电浆技术是一种高效、低成本、快速且环境友善的物理方法,已广泛应用於微电子、医学及食品加工等领域。

在本次农业应用研究中,科学家使用「介电质屏障放电」(Dielectric Barrier Discharge, DBD)装置来产生冷电浆。该装置包含一对由介电质材料覆盖的电极,在通入特定气体後,透过施加高压脉冲直流电,在电极间产生稳定的电浆场域,种子便在此环境中接受处理。

波斯皂荚成株虽耐盐,但其幼苗对盐分高度敏感,限制了其在盐硷地的繁衍。研究结果显示,未经处理的种子在100mM和200mM的高盐度环境下,发芽率分别仅有44%和21%。然而,经过短短8分钟的冷电浆处理後,发芽率戏剧性地提升至100%及68%。

这项研究证实,冷电浆种子预处理技术是一种极具前景的策略,能有效对抗土壤盐化对植物的危害。透过强化波斯皂荚这类关键物种在恶劣环境中的生存能力,将有助於恢复退化土地、防止水土流失及维护乾旱地区的生物多样性。

相关新闻
中科厌成立22周年 扩二计画供半导体建厂需求
全球首见自换电池技术 陆系人形机器人实现不断电工作
美国研发「机器人新陈代谢」 机器人可自我修复与成长
MIT发表蚕丝微针技术 精准为植物注射营养与监测健康
碳有价与RE100双引擎启动 台湾储能市场迎来十倍成长契机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解锁新一代3D NAND快闪记忆体的垂直间距微缩
» 雷射钻磨改质助半导体革命
» 透过标准化创造价值
» 5G RedCap为物联网注入新动能
» 四开关μModule稳压器弹性化应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7KBSUZ9MSTACUKS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