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挖矿晶片和电脑晶片有何不同?一文看懂挖矿晶片效能真相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5年05月23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230】

如果你曾好奇过:「我的电脑显示卡能不能拿来挖比特币?」那麽你并不孤单。在台湾,这样的讨论在 PTT、Dcard、甚至虾皮拍卖区也经常出现。挖矿晶片(ASIC)与一般电脑晶片(CPU、GPU)外观相似,实际用途却截然不同。随着加密货币在台湾受到关注,越来越多民众好奇:这些晶片在运作上到底有什麽差别?本文将深入探讨两者的设计目的、效率表现及其对挖矿的影响。

挖矿晶片和电脑晶片有何不同?一文看懂挖矿晶片效能真相
挖矿晶片和电脑晶片有何不同?一文看懂挖矿晶片效能真相

挖矿晶片与电脑晶片的关键差异为何?

ASIC 是为执行特定任务设计的晶片,如挖矿演算法 SHA-256;相比之下,一般电脑晶片CPU 与 GPU 则偏向多功能应用,能处理文书、图像渲染等不同工作。?在效率表现方面,ASIC 晶片能提供远高於 GPU 的运算速度(hash rate),并以更低的能耗完成挖矿任务。而 GPU 虽然较灵活,却不敌 ASIC 的效能专精。?在台湾,电费成本差异大,对矿工来说节能效率直接影响利润空间。

为什麽 ASIC 比一般晶片更快、更有效率?

ASIC 晶片的电路设计专为执行单一演算法所打造,排除了所有与挖矿无关的功能,达到最隹运算效率。?相较之下,GPU 为了应对多种应用需求,结构相对复杂且不够针对挖矿最隹化。?在台湾,随着电费单价上升,挖矿所需要的电费成为不可忽视的成本。根据 CryptoQuant 分析师 Axel Adler Jr. 的报告,截至 2025 年 5 月,挖掘一枚比特币的平均成本为 36,800 美元(约新台币 120 万元)。许多原本使用 GPU 的用户,在试算过後发现每日收益难以抵消电费支出,只能选择停机或转售设备。

比特币价格的波动,则进一步加剧这种压力。根据《路透社》的报导,比特币价格曾从约 43,000 美元下滑至 39,938 美元,在短短一周内跌幅超过 7%。虽非历史新低,却足以让本就依赖极薄利润维生的小型矿工陷入亏损。由於 ASIC 能将更多电力转换为运算效能,成为追求效益的矿工首选。

一般电脑晶片现在还能挖矿吗?

CPU 和 GPU 仍能叁与挖矿,但早已不是主流选项。像是 Ravencoin 或 Ergo 这类币种,还可以透过 GPU 挖掘,不过获利空间相当有限。

自从以太坊在 2022 年转向权益证明(Proof of Stake)机制後,大量 GPU 矿工失去了主要收入来源,整体收益被压缩得相当薄。加上 GPU 在长时间高负载下容易发热、耗电惊人,对於大型矿场来说早已不再划算,因此渐渐退出主力设备的行列。

但话说回来,在台湾仍然有不少玩家利用手上闲置或二手购得的高阶显示卡进行小规模挖矿。原因无他,这类设备取得容易、二手转手也方便,对刚入门或纯粹想尝试的人来说还是有吸引力。就像有些人会用 NAS 自架云端一样,挖矿对这些玩家来说不见得是投资,更像是兴趣与技术实验。

台湾用户选择挖矿设备时应考量什麽?

除了电价与挖矿效能之外,维修与後勤支援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在台湾,GPU 维修相对简单,配件充足,DIY 社群活跃。例如,在光华商场可以轻易找到替换风扇或升级散热膏。相较之下,若 ASIC 出现问题,通常需将整机送回原厂维修,可能涉及高昂的运费与长时间的等待。此外,噪音与空间也是重要考量。ASIC 矿机运转时的噪音可达 75 分贝,类似於吹风机的声音,对於居住在台北市区或公寓内的用户而言,可能难以接受。

结语

挖矿晶片是特定领域专业制造技术下的产品,与一般电脑晶片在设计与效能上有明显区别。对於想进入挖矿领域的台湾读者,理解这些差异将有助於做出更明智的设备选择,也可持续关注绿能挖矿、法规动态与晶片创新等相关议题。

本篇文章仅为资讯转载,内容不代表本媒体之立场或观点。投资虚拟货币或其他任何投资产品均存在风险,建议读者在进行投资前,务必自行谨慎评估相关风险,并考虑寻求专业的建议。

相关新闻
以创新价值凝聚可信任友盟 聚焦四大核心强化半导体供应链
震旦首推装配式装修循环设计 携手绿色夥伴共筑永续解方
【Computex】鼎新数智与安提国际、高通携手 展现AI Agent整合力
Johnson Electric推DCP液冷泵浦 全面迎战AI伺服器高功耗散热挑战
[COMPUTEX] COOLIFY x DYNATRON展现散热科技新样貌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节流:电源管理的便利效能
» 共封装光学(CPO)技术:数据传输的新纪元
» 高速数位讯号-跨域创新驱动力研讨会
» 高级时尚的穿戴式设备
» 准备好迎接新兴的汽车雷达卫星架构了吗?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5NBKFC0MSTACUKQ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