迎接AI技术快速发展,吸引众多资通讯业者商跨足车用电子领域,推动智慧车辆成为产业创新的核心焦点。车辆研究测试中心(ARTC)今(27)日也展示多项全台首次曝光的自主研发与跨域整合成果,包含Level 3自驾电巴,智慧座舱监控、AI伺服器振动噪音分析、电子後视镜等多项符合国际法规的检测技术与能量。
 |
车辆中心的振动噪音实验室目前服务对象扩及近期热门的AI伺服器,可协助厂商将音讯转化为可视化图像。 |
车辆研究测试中心董事长王正健表示,随着车辆电子及AI技术的蓬勃发展,智慧车辆的功能将持续升级。在经济部产业技术司科技专案的支持下,让车辆从单纯的移动工具,转型为高度智慧化的载具。为协助产业争取国际商机,ARTC也持续建构完整的实验室与测试场域。
包含即将於今年9月启用的全天候高速自驾实车验证测试场域,可提供智慧车辆、车辆电子系统、感知系统等产品,在长200公尺的隧道内,重现降雨、起雾、日出日落或夜间等天候环境条件,执行最高时速110公里的自动驾驶实车测试,於匝道的汇入汇出情境;以及在高架桥与桥下道路,提供巴士等大型车辆的GPS讯号遮蔽测试。
另有本次活动最大亮点之一,即为首次公开展示全台首辆Level 3 AI 自驾电动巴士,由ARTC主导,携手义隆电子、欧特明、为升科、旭春、友通资讯、智易科技、奇美车电等指标企业共同打造,展现台湾智慧交通自主技术整合实力。
该车采用成运汽车电动巴士平台,并搭载ARTC自主开发的决策控制软体,具备感知融合、自动驾驶控制、驾驶接管判断与风险应变决策等关键功能,全面符合联合国UN R157 Level 3自动驾驶标准。其具备车道维持、主动闪避、驾驶状态监控等先进能力,象徵台湾在智慧交通领域迈出重要一步,实现自驾技术从实验室走向实路应用的关键突破。
在AI智慧座舱领域,ARTC运用「AI深度学习影像辨识技术」与「异质感测融合生物雷达系统」,开发具备驾驶者监控、儿童遗留侦测及乘客跌倒辨识等多元功能。本次也展示了驾驶者与自驾车的人机共驾技术,透过AI影像侦测驾驶眼睛视线、头部偏摆,判断驾驶者状态。
值得一提的是,ARTC的振动噪音实验室还建有符合ISO 3744、ISO 3746与ISO 11201等声压、声功率量测规范之无响室,可执行车辆领域的智慧座舱模组、充电桩在产品开发阶段的声学检测。目前服务对象更扩及近期热门的AI伺服器,搭配高阶声学相机,可协助厂商以非侵入方式即时捕捉多声源讯号,将音讯转化为可视化图像,获取精准的分析与优化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