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MIT发表蚕丝微针技术 精准为植物注射营养与监测健康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5年07月20日 星期日

浏览人次:【189】

麻省理工学院(MIT)近日发表一项突破性农业科技,利用可生物分解的蚕丝蛋白(Silk fibroin)制成微针阵列,能直接为植物「注射」养分或药剂,并反向抽取??液进行即时健康监测,大幅提升农业的精准度与效率。

此技术的核心在於蚕丝蛋白的独特性质,它既坚韧得足以穿透植物茎部,又具备生物相容性与可分解性,任务完成後会自然溶解,不会在环境或收割机中留下任何残留物。

其制造过程相当简易,无需在无尘室内进行。研究团队透过将含盐的蚕丝混合液注入模具,再以水洗去盐分,即可快速、低成本地生产出大量中空微针。

这项技术具备双向功能,为精准农业开创了新的可能性。首先是精准输送(注射),它的微针能将营养素(如铁质)、维生素(如B12)或农药,直接且缓慢地释放到植物的维管束系统中。实验中,此技术已成功逆转番茄的缺铁黄化病。

另一方面,可达成即时监测(抽取)。它利用同样的微针,可反向抽取植物内部的??液进行分析。研究显示,在植物接触到重金属「镉」的15分钟内,该系统便能检测到异常,远早於叶片出现肉眼可见的病徵,实现了早期预警与即时介入。

由於蚕丝原料供应链成熟,且制造模具可重复使用,此技术的生产成本极具竞争力。研究人员评估,温室若能提升5%的产量,即可在一个采收周期内回收硬体成本。

团队的未来目标是将微针贴片与自动化设备(如嫁接机器人、无人机)结合,实现大规模部署。此外,也正与种子公司洽谈,计画将微针与育苗夹整合,在移植过程中一次性完成营养补充与监测系统的建置。

相关新闻
中科厌成立22周年 扩二计画供半导体建厂需求
全球首见自换电池技术 陆系人形机器人实现不断电工作
美国研发「机器人新陈代谢」 机器人可自我修复与成长
冷电浆技术助沙漠植物抵抗盐硷 提升存活率
碳有价与RE100双引擎启动 台湾储能市场迎来十倍成长契机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解锁新一代3D NAND快闪记忆体的垂直间距微缩
» 雷射钻磨改质助半导体革命
» 透过标准化创造价值
» 5G RedCap为物联网注入新动能
» 四开关μModule稳压器弹性化应用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7K9IP9XGSTACUKT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