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來,專家們提出「數位失智症」的潛在風險,認為智慧型手機、電腦和其他科技產品會導致記憶力、注意力和高階認知功能緩慢衰退。然而,一份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r)期刊的最新研究指出,卻翻轉了這種說法,認為積極使用數位工具的老年人更有可能維持其認知健康。
這項研究人員對超過130項研究進行了大型統合分析,這些研究涵蓋了411,430名50歲以上的成年人。研究結果顯示,使用科技產品——包括電腦、智慧型手機、網路、電子郵件、社群媒體或多種科技的綜合使用——竟然與認知障礙風險降低58%以及認知功能隨時間衰退的風險降低26%有關。
研究作者表示,積極使用數位工具的老年人更有可能維持其認知健康。這裡指的「積極參與」並非漫無目的地滑動螢幕或長時間盯著電子設備,而是主動地投入其中。
這項研究顯示,重要的並非花在設備上的時間長短或累積的螢幕時間。事實上,該研究並未調查人們實際花費多少時間在使用設備上,而是關注受試者是否「使用」了數位科技,例如透過數位謎題或記憶遊戲。
關鍵在於參與者的投入程度,重點在於參與的行為本身,而非時間長短,這可能是激活和保護老年人大腦的部分原因。即使是在網路上搜尋問題的答案、發送電子郵件或與朋友或家人進行視訊通話,都能夠激活大腦。
研究人員並提出了一個新的概念模型,稱為「科技儲備」(technological reserve),該模型認為,數位參與可以透過促進問題解決、學習和適應能力來建立大腦的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