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生成式 AI 正重塑全球運算基礎設施,隨著高功耗伺服器大量部署,讓資料中心在電力、散熱與永續營運上面臨全新挑戰。施耐德電機今(19)日於COMPUTEX 2025集結旗下多款 AI-Ready資料中心端到端解決方案,橫跨電力架構、液冷散熱、數位孿生軟體與碳排監控管理永續等4大核心,完整呈現從設計到營運的端到端部署能力,全面應對高密度算力新挑戰。
 |
施耐德電機今(19)日於COMPUTEX 2025集結旗下多款 AI-Ready資料中心端到端解決方案,全面應對高密度算力新挑戰。 |
施耐德電機資料中心、網路與服務事業部執行副總裁 Pankaj Sharma 表示:「隨著AI應用加速擴展,IEA預測到了2030年全球資料中心用電將翻倍,其中AI資料中心用電量更預計成長4倍。對於多數企業來說,如何因應這場結構性轉型,仍存在學習曲線。」
施耐德電機也希望透過本次展出,整合從供電、散熱、軟體到碳管理的 AI-Ready 資料中心電力與散熱解決方案,涵蓋從主電源到機架、從氣冷到液冷的完整架構,以協助資料中心快速因應高功耗伺服器所帶來的能源與熱控挑戰。「從電網到晶片」施耐德電機展出多項高密度電力解決方案,全面對應 AI 資料中心對穩定、彈性與效率的供電需求。
此外,基於「從晶片到冷卻」,施耐德電機目前也透過併購美國冷卻技術領導廠商Motivair,進一步擴展從氣冷、液冷到氣液混合的多元散熱模式選擇,滿足不同場域與機櫃配置需求。並以軟體服務及數位孿生為核心,協助資料中心從設計、建置到營運全面升級。
透過ETAP 電力模擬平台,可於機房規劃初期預測能源負載與潛在風險,提升電力配置與系統設計效率。該模擬技術現也已整合至NVIDIA Omniverse 平台,強化虛擬場景還原與快速驗證,加速導入流程並降低試錯成本。
施耐德電機關鍵電力事業部總經理魏仕杰指出:「由台灣 AI 生態系正快速壯大,面對全球淨零目標與高效能運算浪潮的雙重挑戰,資料中心不僅需強化供電與散熱,更需從源頭落實碳管理。施耐德電機希望助企業在建置前即納入能源用電與永續去碳思維,讓資料中心成為推動綠色 AI 的核心載體。」
展望未來,施耐德電機將持續深化在台技術佈局與夥伴合作,強化解決方案的在地化支援,並結合數位化管理與能源效率優化,攜手伺服器製造商、機電工程及系統整合等業者,共同打造具擴展性、高效能與低碳足跡的AI-Ready 資料中心新標準,為台灣在全球 AI 基礎設施發展中創造長期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