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展示一款高度微縮化的可食入感測器。相較於現行的膠囊內視鏡,這款於Oneplanet研究中心開發的感測器原型之尺寸小了三倍,更率先提供氧化還原平衡測量。這能提供有關腸道發炎、腸道微生物群和整體健康的價值洞見,在邁向非侵入式腸道健康監測與腸胃(GI)疾病管理的發展上意味著一大進展。
 |
imec於荷蘭Oneplanet研究中心開發的可食入感測器。 |
由於腸胃道在營養吸收、免疫功能及預防有害物質進入體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維持腸道健康對於整體身心健康來說至關重要。然而,監測腸道健康極具挑戰,因為腸胃道非常複雜,也難以探查。內視鏡和大腸鏡等傳統方法無法提供整條腸胃道的全方位視角,而且這些過程本身就令人不適。另一方面,膠囊內視鏡雖然目前透過目測而用來診斷像是克隆氏症等腸胃疾病,但也需要經過令人不適的清腸準備。此外,現行的解決方案缺乏用來測量化學環境的感測器。
imec高度微縮化的可食入感測器,透過活體細胞測量,為腸道健康監測提供一套全面的非侵入式解決方案。這款感測器長度僅有2.1公分,直徑0.75公分,所以其尺寸比現有的膠囊內視鏡小了三倍,設計用來測量整條腸胃道的氧化還原平衡、酸鹼值(pH)和溫度。展示時,imec研究員Aniek Even把這款可食入感測器吞下肚,隨後在螢幕上顯示即時的測量結果,突顯這款感測器的操作簡易與實際應用。
展望未來,這些研究人員目標是在不同的病患族群內評估這款感測器,另與荷蘭拉德堡德大學(RU)醫學中心合作,鎖定癌症或慢性發炎患者來進行追蹤試驗,也和其他大學及臨床中心進行試驗。該研究團隊歡迎其他機構把這款可食入感測器整合到多種臨床試驗,進一步推進健康照護的創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