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68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國科會打造台灣首個衛星系 福衛8號提高關鍵元件自主能力 (2025.05.15)
基於太空領域是全球急速蓬勃的新興產業,包含氣象、光學遙測、合成孔徑雷達和通訊等衛星,都攸關國家安全及人民福祉。台灣則盼利用高科技研發及製程的優勢,經由政府推出太空產業深耕計畫,更透過與民間產業攜手合作的研製過程,促使產官學研的腳步可以更快、更整齊,讓台灣的太空發展之路走得更穩、更長遠
SATELLITE 2025衛星展起跑 經濟部領軍18家業者競推新品 (2025.03.12)
由於台灣衛星產業近年表現亮眼,今年經濟部產業發展署再度攜手國科會國家太空中心,共帶領18家台廠組成「Taiwan Space台灣形象館」,於3月11~13日參與衛星產業展覽會SATELLITE 2025,展出多款比肩國際的亮點產品
鴻海亮相台灣太空國際年會 展現低軌衛星實力 (2024.12.01)
鴻海科技集團週日參與第二屆台灣太空國際年會(TASTI),首度公開其低軌衛星的軌道運行技術,並展示在太空產業鏈的完整佈局。 未來的通訊技術將朝向高覆蓋率、高可靠度、高連接密度和低延遲發展
逢甲大學科研火箭再次升空 全型火箭試射成功 (2024.11.11)
逢甲大學第二支科研火箭升空!今(11)日06時01分於屏東旭海的國科會「短期科研探空火箭發射場域」,逢甲大學成功發射該校第二支單節混合式小型科研火箭「SHSR-Aero2」,火箭平均推力1250N(牛頓),燃燒12秒,總衝約15000 Ns(牛頓秒),總飛行時間約75秒,高度6.4公里,符合測試目標
南臺灣科技產業投資逢時 多部會攜手推動屏東太空產業 (2024.09.10)
屏東縣政府、國科會南部科學園區管理局、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與國家太空中心攜手於今(10)日共同舉辦「南臺灣科技產業投資論壇」,本次以「投資屏東 創新向榮」為主軸,介紹南臺灣科技產業發展與投資環境、分享屏東生活圈與資源優勢,同時宣示成立太空產業輔導團,推動屏東產業進展
宜特將啟用亞洲最完整的太空環境測試中心 (2024.09.10)
隨著新太空時代來臨、低軌衛星興起,商業化測試驗證需求大增,宜特今(10)日宣布成立太空環境測試實驗室,提供從地面火箭發射到太空所需,包括震動、衝擊、熱真空、輻射等關鍵項目在內的各項環境與可靠度測試一站式解決方案,該實驗室預計10月起正式啟用
國際遙感探測研討交流 促進新興技術融合 (2024.04.30)
由臺灣、日本、韓國輪流主辦的國際遙感探測研討會(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Remote Sensing;ISRS), 2024年4月24~26日於中興大學舉辦第29屆國際遙感探測研討會(ISRS 2024)。ISRS 2024由中興大學主辦
鐳洋參與美國華盛頓衛星展 秀立方衛星成果和地面追星技術 (2024.03.18)
低軌衛星產業成長迅速,近幾年已成為全球各大展場的焦點,除了剛落幕的世界行動通訊大會(MWC)外,緊接著登場的是3月18至21日的「2024年美國華盛頓衛星展(Satellite 2024)」,這也是全球規模最大的國際太空衛星展,包括Eutelsat OneWeb、SpaceX、亞馬遜Kuiper、Telesat等知名低軌衛星廠商都將參展
探索尖端科研 「科學家的秘密基地」重新開展 (2024.01.19)
培育科技人才向下扎根,國家實驗研究院與國家太空中心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合作舉辦「科學家的秘密基地」科普展,自2023年3月開展以來,已吸引近5萬人入場參觀。這項展覽在更換部分展品後,於今(19)日重新開展,期能讓觀眾對於科研工作更深入的認識,又可同時學習有趣的科學知識
歐洲航太技術展在德國盛大展開,全球吸睛 鐳洋推出衛星通訊整合方案,目標搶佔龐大的歐洲衛星商機 (2023.11.15)
知名歐洲航太技術展(Space Tech Expo Europe)將於11月14至16日在德國布萊梅盛大舉行,共吸引全球 40 多個國家、逾650家廠商參與,首次參展的衛星天線設計大廠鐳洋科技創辦人王奕翔今(15)日指出
臺灣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發射成功並順利通聯 將助全球氣象研究 (2023.10.10)
臺灣第一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9)日搭乘法國Arianespace公司的VEGA火箭升空,進入預定的低地球軌道運行,並於晚間成功與臺灣地面站通聯。獵風者衛星是由超過臺灣20 家廠商共同打造,自製的占比達到82%
慧榮科技贊助2023亞洲VEX Signature機器人賽事 (2023.10.06)
全球NAND快閃記憶體控制晶片廠商慧榮科技宣布贊助2023亞洲VEX Signature機器人賽事,旨在鼓勵台灣學生參與世界教育型機器人競賽,能與國際接軌獲得更多寶貴經驗。慧榮科技致力於支持教育領域的創新發展及長期培育更多的科技人才
低軌衛星地面設備技術自掌握 數位部數位產業署展AI驅動力 (2023.10.03)
因應產業整體環境變遷,為加速產業前進動能,以智慧化致能技術擴大促進應用領域。工研院今(3)日舉辦第六屆ICT TechDay(資通訊科技日)論壇,同時展示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數位部數位產業署的補助下多達34項技術成果發表
金屬中心成立航太科技產業發展處 擴大推動業者升級轉型 (2023.10.03)
航太產業具高度複雜及整合技術,近年來金屬中心持續提供航太產業服務,推動業者升級轉型,為擴大產業服務量能,落實航太科技發展,於今(3)日舉辦「航太科技產業發展處」揭牌典禮
開拓產業創新開局 工研院ICT Techday10月登場 (2023.09.25)
從技術研發到應用落地,工研院從開放式網路(Open)、淨零排放(Green)、智慧化(Intelligent)、新創商機(Start-Up),為產業力拚創新開局。工研院即將於10月3日在台北國際會議中心(TICC)舉辦的ICT產業盛會-第六屆資通訊日(ICT TechDay)
達梭系統臺灣年度高峰論壇 虛實整合擘劃全方位轉型策略 (2023.09.07)
當臺灣企業正面臨的挑戰日益複雜,迫使企業必須加快數位轉型,不僅須適應新技術,甚至要重新塑造商業模式、提升效率,已成為滿足不斷增強永續目標的重要一環。法商達梭系統(Dassault Systemes)也在今(7)日舉辦「2023達梭系統臺灣年度高峰論壇」
臺首枚自製氣象衛星「獵風者」起運 預計9月發射升空 (2023.07.16)
臺灣首枚自製氣象衛星衛星「獵風者衛星」,14日自國家太空中心(TASA)起運往法屬圭亞那,預計今年9月自圭亞那太空中心(CSG)搭乘亞利安公司(Arianespace)的Vega火箭升空。 獵風者衛星今日上午自新竹科學園區的國家太空中心起運前往桃園國際機場
佳世達攜手鐳洋 拓展低軌衛星全球商機 (2023.05.04)
看好低軌衛星未來發展,華為、蘋果手機陸續發表「捅破天」功能,佳世達集團也積極布局網路通訊事業,並於今(4)日宣佈投資掌握低軌衛星關鍵零組件設計與研發實力的鐳洋科技公司(Rapidtek Technologies Inc.)新台幣3.2億元,聯手拓展低軌衛星全球商機
國研院、太空中心、科教館合造基地 科普展提升全民科學素養 (2023.03.14)
「扎根科學,永續臺灣」,經由科普活動能夠打開眾人的新科技視野,可幫助年輕學子及早蓄積科學與科技知識,建立翻轉未來的能量。國家實驗研究院、國家太空中心與國立臺灣科學教育館合作舉辦「科學家的秘密基地」科普展覽
鐳洋科技啟用太空研發中心 深化自製立方衛星產業鏈 (2023.02.21)
鐳洋科技(Rapidtek Technologies)宣佈啟用桃園青埔太空研發中心,與國立中央大學攜手打造「立方衛星整測實驗室」,董事長王奕翔表示,台廠在PCB、衛星天線、航太零組件上占有一定優勢,技術能力不輸國外廠商,是歐美大廠極力接洽的對象,期望透過整測實驗室的啟用,深化國內自製立方衛星產業鏈間的合作


     [1]  2  3  4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ROHM推出高功率密度新型SiC模組 助力車載充電器OBC實現小型化
2 KSC XA輕觸開關提供聲音柔和的輕觸回饋,增強用戶體驗
3 首款採用 DO-214AB 緊湊型封裝的 2kA 保護晶閘管
4 Microchip推出面向邊緣人工智慧應用的新型高密度電源模組MCPF1412
5 Microchip發佈PIC16F17576 微控制器系列,簡化類比感測器設計
6 ROHM推出支援負電壓和高電壓的高精度電流檢測放大器
7 Bourns IsoMOV 混合保護器榮獲 IEC 61051-2 符合性認證, 並列入 UL 1449 認證名單
8 Microchip推出MEC175xB系列,為嵌入式控制器引入硬體量子抗性
9 ST 推出內建唯一識別碼的新款序列式 EEPROM 對應產品辨識、追蹤與永續設計需求
10 意法半導體推出工業級加速計 其整合了邊緣 AI 與超低功耗技術,適用於免維護智慧感測應用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