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相關物件共 135
(您查閱第 頁資料, 超過您的權限, 請免費註冊成為會員後, 才能使用!)
從等結果到即時掌握!宜特全球智慧可靠度驗證中心助AI產品搶得先機 (2025.05.09)
宜特今(5/9)宣布本月正式啟用「全球智慧可靠度驗證中心(Global Smart Reliability Center)」,因應AI與電動車等高科技產品前期驗證需求,透過「智慧監控獨立通道」、「即時反應」與「全球連線」三大功能,幫助客戶在可靠度測試過程中即時掌握進度並提早發現異常,告別以往可靠度驗證動輒數個月起跳的漫長等待
汽車低延遲時脈技術當道 BAW體聲波技術站上車用電子舞台 (2025.04.24)
隨著自動駕駛與智慧車輛的快速發展,汽車電子系統的複雜度與整合性日益提高。從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到車用資訊娛樂系統(IVI),再到高效能運算(HPC)與高速數據傳輸架構,車廠對於高精度、低延遲且高度可靠的時脈技術需求與日俱增
產研攜手展出車電科研成果 推動AI智慧車輛產業鏈 (2025.04.23)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TARC主題館今(23)日在智慧移動展正式登場,不僅由法人單位攜手28家廠商,發表AI智慧化與電動化應用的18項創新成果。更強調技術落地與產業供應鏈的應用,展現台灣在智慧車電領域的研發量能與產業競爭力,積極推動智慧移動技術升級
AI智駕革命登場!台灣首套大型車專屬智駕視界座艙系統 (2025.04.23)
根據交通部統計顯示,2024年交通事故相關主因有超過半數來自駕駛「恍神、緊張或分心」。為了補足駕駛行為監控的安全缺口,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簡稱軟體院)與大眾電腦攜手
自動駕駛成為業界競逐新舞台 2030年市場規模將突破萬億美元 (2025.03.14)
隨著技術的成熟、政策的開放以及市場需求的激增,自動駕駛正在重塑全球交通格局。2025年的自動駕駛市場,早已不是某一家企業的獨角戲,而是科技巨頭、傳統車企、初創公司同台競技的舞台
ams OSRAM:整合光學與感測技術,搶攻2025車用市場 (2024.12.10)
ams OSRAM今日舉行2024年終媒體聚會,會中,ROA地區技術行銷總監李定翰分享了該公司在2024年取得的成就及對未來發展的展望。李定翰表示,儘管2024年是充滿挑戰的一年,但ams OSRAM仍在汽車等領域取得了良好的進展,而這項趨勢也將持續至2025年,並逐步擴大成為最重要的營收來源
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正式通過ISO 22737:2021低速域自駕車測試場域規範 (2024.12.06)
隨著全球自駕車產業蓬勃發展,台灣再添國際競爭力關鍵。臺灣智駕測試實驗室 (Taiwan Car Lab) 日前通過 ISO 22737:2021 低速域自駕車測試場域規範的驗測,成為全台首座且唯一由台灣德國萊因發出認可聲明的自駕車封閉測試場域
2024年:見真章的一年 (2024.07.19)
在日新月異的世界裡,半導體產業持續引領先鋒。舉例來說,你可知道隨著微晶片變得更加先進,電腦的效能已經在幾十年間成長了十億倍嗎?而且未來還有更多值得期待
意法半導體透過一體化MEMS Studio桌面軟體 提升感測應用創造力 (2024.06.25)
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新推出之MEMS Studio是一款多合一MEMS感測器功能評估開發工具,與STM32微控制器生態系統的關係密切,皆支援Windows、MacOS和 Linux作業系統。 從評估到配置和程式設計,透過整合統一感測器開發流程,MEMS Studio可加速感測器應用軟體開發,簡化在專案中增加豐富的情境感知功能
生成式AI刺激應用創新 帶動軟硬體新商機 (2024.06.13)
2024年台灣五大行業有近兩成比例,有意願或相關行動導入生成式AI,而AI的不同應用發展,正改變著企業的流程、產品創新、商業模式與生態。本文綜觀AI產業,就不同面向探討產業動態與分析市場供需變化
先進AI視覺系統—以iToF解鎖3D立體空間 (2024.05.29)
在整個AI產業中,視覺系統扮演極重要的角色。由於iToF對於距離與空間的重現具有高度的可靠度外,還有解析度的優勢。本文敘述iToF感測和技術的原理、組成元件、距離計算方式及成像技術的應用
資策會與大眾電腦開發AI熱成像警示系統 確保全天候行車安全 (2024.05.06)
順應現今自駕、電動車用電子產業蓬勃發展,資策會軟體技術研究院(軟體院)日前也發表與大眾電腦最新合作,首創結合人工智慧(AI)辨識技術、熱成像相機、車用AR HUD的「AI熱成像AR-HUD智慧駕駛警示系統」,實現能兼具適應全天候環境、高精準辨識、直覺性呈現的智駕安全警示優勢
各國官員參訪臺南沙崙綠能科學城 考察韌性城市方案 (2024.03.15)
由財團法人國際合作發展基金會率領的「智慧韌性城市研習班」近日來台參訪,班上成員來自東歐、非洲、南亞、東南亞及中南美洲等22國共25人,大多是具有都市規劃與防災安全等相關專業背景的官員,走訪位於臺南的沙崙智慧綠能科學城,希望考察臺灣的相關技術,共同推動防災治理
工研院CES展後賦能科技創新 掌握AI產業鏈商機可期 (2024.01.18)
工研院今(18)日舉辦「2024 CES展會直擊-生成式AI賦能科技創新研討會」,帶回展會第一手現場情報及洞見。其中依工研院團隊觀察指出,今年CES以個人運算裝置革新、未來創新移動載具與使用體驗新模式、全方位提升健身及身心健康生活、落實永續與綠色消費生活等4大主軸
工研院2024 CES展會直擊 看好四大科技主軸 (2024.01.18)
全球最大的消費技術產業盛會CES(International Consumer Electronics Show)2024展現科技產業風向,工研院今(18)日舉辦「2024 CES展會直擊-生成式AI賦能科技創新研討會」,協助產業掌握國際科技趨勢及布局未來
國研院啟動超精密加工聯合實驗室 大昌華嘉助培育光學加工人才 (2024.01.16)
由於台灣精密光學產業發展一直在全球扮演重要角色,近年來也隨著光學系統在智慧駕駛輔助(Intelligent Drive)、虛擬實境(Virtual Reality, VR)與擴增實境(Augmented Reality, AR),甚至低軌道衛星、光通訊等應用的蓬勃發展下,迎來了另一波契機
MIC:CES 2024五大重要趨勢 (2024.01.16)
資策會MIC分析CES 2024要點: AI PC成為提升自我的重要夥伴;生成式AI讓電動車座艙應用更直覺、生活化;電動車產業轉向務實技術應用;生成式AI為數位健康帶來創新與自動化元素;ESG帶動ePaper、反射式LCD新應用商機
聯發科蔡力行:持續追求技術領先 強化AI與車用平台 (2023.11.19)
聯發科技於17日凌晨在美國與當地產業分析師及媒體分享公司及產品策略,並由副董事長暨執行長蔡力行親自說明。此外,Meta Reality Labs副總裁Jean Boufarhat也出席現場,共同宣布與聯發科技在新一代AR眼鏡的合作
MIH聯盟發表智慧移動解決方案 全面支持人流及物流運輸 (2023.10.25)
MIH開放電動汽車聯盟(MIH Consortium)於Japan Mobility Show上發布全新的智慧移動解決方案:Project X及Project Y,全面覆蓋都市生活中人流移動(People Mover)以及物流運送(Goods Mover)的新趨勢,包括共享汽車、叫車服務、食物快遞與貨物運送
下一站,台灣電動車供應鏈何去何從? (2023.09.23)
台灣經濟部正著手推動電動車整車自主生產能量相關補助計畫,預估汽車整車與零組件等相關產業可望成為台灣下一個「新興兆元產業」。對於台灣供應鏈來說,不論是傳統車用或電動車用零件,現階段都是絕佳的進入時機


     [1]  2  3  4  5  6  7   [下一頁]

  十大熱門新聞
1 新唐科技全新18 瓦 D 類音頻放大器具有降噪功能和低功耗
2 ROHM推出高功率密度新型SiC模組 助力車載充電器OBC實現小型化
3 首款採用 DO-214AB 緊湊型封裝的 2kA 保護晶閘管
4 KSC XA輕觸開關提供聲音柔和的輕觸回饋,增強用戶體驗
5 Microchip推出面向邊緣人工智慧應用的新型高密度電源模組MCPF1412
6 Microchip發佈PIC16F17576 微控制器系列,簡化類比感測器設計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號11樓 / 電話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