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年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 與 臺灣國際生技製藥設備展 (2025.06.25) 台北國際食品系列展 (FOOD TAIPEI MEGA SHOWS)匯集「台北國際食品展 (FOOD TAIPEI)」、「台北國際食品加工機械展 (FOODTECH TAIPEI)」、「臺灣國際生技製藥設備展 (BIO/PHARMATECH TAIWAN)」、「台北國際包裝工業展 (TAIPEI PACK)」及「臺灣國際飯店暨餐飲設備用品展 (TAIWAN HORECA)」,5展同期於南港展覽1、2館展出 |
 |
工研院攜手華南銀行以資金+技術雙引擎助企業邁向淨零轉型 (2025.05.07) 為加速企業邁向淨零轉型,工研院與華南商業銀行今(7)日共同舉辦「共創智慧永續論壇」,並正式簽署「強化金融創新策略協助企業永續顧問服務」合作合約。雙方此次攜手,象徵科技與金融兩大領域跨界整合,聯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減碳解決方案,協助臺灣產業打造低碳韌性,開啟綠色經濟新局 |
 |
推進負碳經濟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2025.05.07) 發展碳捕捉與封存(CCS)等負排放技術,才能補償無法減排或後期累積的排放量。到2050年,全球CO2減排量約有15%需要依賴CCS實現。在此背景下,CCS技術已成為重工業和能源業脫碳的關鍵工具 |
 |
xPU能效進化論 每瓦特算力成為AI時代新價值 (2025.05.07) 半導體產業必須重新定義「效能」:不再僅以每秒浮點運算次數(FLOPS)比較,而以每瓦特浮點運算(FLOPS/W)為核心指標。本文將從製程微縮、先進封裝、架構革新三個維度,深入剖析xPU的節能技術路線 |
 |
氫能技術下一步棋 (2025.05.07) 隨著國際對氫能的關注升高,全球已進入加速能源布局階段,台灣若能善用自身優勢,串聯產學研能量,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那麼氫能技術的下一步棋,不僅是能源的革新,更是產業轉型的重要契機 |
 |
碳有價化挑戰為機遇 (2025.05.07) 即使面臨美國總統川普二次上台後,再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提出對等關稅等一系列政策,衝擊全球經濟貿易活動與淨零碳排進度。但目前台灣產官方仍宣稱將持續導入AI技術推動深度節能政策,並銜接ESG、智慧製造 |
 |
智慧永續管理平台的發展趨勢 (2025.05.07) 現代的ESG或永續管理平台,已不再是僅僅用於數據收集和報告生成的簡單工具。它們是綜合性的管理系統,幫助企業系統性地整理、追蹤、管理、衡量並報告其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表現數據 |
 |
CNC數控推進磨削技術應用升級 打造人型機器人關鍵零組件 (2025.05.07) 迎合現今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正透過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推動其發展,與之相關的機構、零組件供應鏈,以及上游加工設備、工藝等挑戰,隨之應運而生。 |
 |
南韓新創公司利用石墨烯 推出一款透明無線烹飪裝置 (2025.05.05) 南韓新創公司 Graphene Square 近期推出了一款創新的透明無線烹飪裝置,利用石墨烯的卓越導熱性能,為家庭烹飪帶來全新體驗。
石墨烯是一種由碳原子組成的單層蜂巢狀結構,厚度僅為一個原子,具有優異的導熱性和強度 |
 |
AI 智慧農業躍上國際舞台 清大國際學生團隊奪冠代表臺灣出賽 (2025.05.05) 一年一度舉辦的霍特獎(Hult Prize)被譽為「學生界諾貝爾獎」,此項競賽旨在激勵全球青年具有社會企業家精神,匯聚青年力量來解決地球面臨最嚴峻的挑戰。霍特獎近日首度於臺南舉行「2025 臺灣賽」 |
 |
意法半導體獲 CDP 肯定,列入氣候變遷與水資源管理領導企業名單 (2025.05.05)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獲全球環境非營利組織 CDP 表彰,因在氣候與水資源管理兩大永續主題上展現高度透明與卓越表現,榮登氣候變遷領域「A 級名單」,並在水資源保護項目獲得「A-」等級 |
 |
機械公會參訪金豐淨零轉型 籲產業跟進解出口衝擊 (2025.05.02) 面臨美國川普2.0貿易政策調整的外部壓力,加上全球淨零減碳的轉型需求,正形成雙重挑戰。政府應在前瞻性的產業政策中納入綠色生產,短期可刺激內需市場,長期則能加速產業綠色轉型 |
 |
瑞典企業打造首座工業級綠色鋼鐵廠 減少碳排放量達95% (2025.05.02) 瑞典新創企業Stegra(前身為H2 Green Steel)正在北部城市博登(Boden)建設全球首座工業級綠色鋼鐵廠,預計於2026年開始生產,初期年產能為250萬公噸,目標在2030年達到500萬公噸 |
 |
金屬中心攜手產業打造台灣氫能產業鏈 推動工業應用落地 (2025.05.02) 全球邁向淨零碳排的浪潮,氫能技術已成為各國爭相投入的新能源重點。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積極投入氫能高壓輸儲與工業燃燒應用等關鍵技術研發,以期建立自主氫能產業鏈,強化國內產業競爭力 |
 |
化廢棄資材成農業綠金 中臺科大與農業部種改場推動資源循環再利用 (2025.05.02) 農業剩餘資材的再生利用,不但推動農業永續發展,還可能為剩餘資材加值化帶來農業綠金。中臺科技大學日前與農業部種苗改良繁殖場攜手簽署合作備忘錄(MOU),共同推動「菇蕈介質有機剩餘資材循環再利用技術」,協力開啟循環農業 |
 |
TotalEnergies 將在法國為意法半導體供應15 年期1.5 TWh潔淨電力 (2025.05.02) TotalEnergies 與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ST)簽署一項實體電力採購協議,為意法半導體位於法國的生產基地供應潔淨電力,總供電量達到1.5 TWh。這份 15 年期合約自 2025 年 1 月起生效 |
 |
中央大學攜手鑫鼎奈米成立綠氫應用示範實驗室揭牌 (2025.04.28) 在全球淨零排放與能源轉型浪潮下,國立中央大學與健鼎科技子公司鑫鼎奈米正式攜手,成立「綠氫應用示範實驗室」。該實驗室由材料所洪緯璿教授領軍,聚焦高效能水電解與海水製氫等前瞻技術,結合產學能量,為台灣邁向淨零碳排與能源轉型注入強大動力 |
 |
2025.05(第113期)企業智造管理平台-碳有價時代的運營對策 (2025.04.28) 因應近年來全球供應鏈重組趨勢,以及生成式AI算力需求崛起,
更增添雲/地端Data Center能耗與排碳。
不少工業電腦(IPC)、伺服器供應商或ERP(企業資源規劃)系統商,
推出整合AI工具管理雲平台、ESCO能源服務的解決方案,
幫助企業在跨廠區與跨境營運中,有效管理碳排放、能源使用與資源配置,
提供企業更完整精準的數據支持 |
 |
台達展出智慧移動解決方案 兼顧低碳智慧交通與高效充儲 (2025.04.24) 台達近日於2025年台灣國際智慧移動展期間,以「e-Charging Hub」為主題,展示高效電動車電控與動力系統、車用散熱,以及多元的電動四輪、二輪載具充電應用。首度亮相的兆瓦級充電解決方案(Megawatt Charging System, MCS) |
 |
車聯網協會與研華參展E-Mobility Taiwan 打造智慧交通與綠色車隊 (2025.04.24) 台灣車聯網協會攜手研華公司,近日於「E-Mobility Taiwan智慧移動展」號召車用生態系夥伴,共同展出智慧交通與綠色商用車隊創新解決方案。其中利用研華Rugged & In-vehicle Edge AI 強固型車用邊緣AI平台為核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