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塑膠射出減碳有解 (2024.08.28) 面臨全球淨零碳排浪潮下,對於環保和可持續發展議題日益重視,甚至將衍生出「循環經濟模式」,對於傳統塑橡膠成型產業將帶來前所未有的挑戰和機遇,周邊輔助自動 |
 |
形塑AOI產業創新生態 (2024.08.22) 人工智慧(AI)正逐步落實於各行各業,從製造業到醫療保健、交通管理到消費電子的應用範圍廣泛,對於許多產業來說都是一場革命,其中導入AOI與機器視覺等邊緣AI相關技術應用更為關鍵 |
 |
AOI聚焦多元應用場景 (2024.08.22) 由於早在工業4.0問世後,疫情推動數位轉型浪潮以來,便已習慣透過各種視/力覺感測系統蒐集累積製程中/後段產生的大數據,用來監控品質、預測診斷零組件壽命,乃至於售後維運服務所需的生產履歷 |
 |
2024臺中土木「親子公益嘉年華」8月底登場 (2024.08.08) 臺中市土木技師公會與臺中市結構工程技師公會將於8月31日(週六)在文化部文化資產園區舉辦2024親子公益嘉年華。本次活動邀請了臺中市政府社會局、BMW寶馬汽車及各界攤商共同參與,旨在推廣公益精神,提升社會關懷 |
 |
AI智慧生產競築平台 (2024.08.01) 受惠於近年來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 GenAI)題材持續發酵,由 NVIDIA 帶動的AI熱潮,使得台灣在 AI製造供應鏈角色備受矚目。台灣資通訊、電子零組件占有出口比重與日俱增 |
 |
金屬中心領航全台取得碳足跡認證 協助企業加速淨零轉型 (2024.07.31) 因應國際淨零排放趨勢及供應鏈要求,金屬中心於今(2024)年獲得財團法人全國認證基金會(TAF)「碳足跡查證」機構,成為全台灣第一家取得查證資格的法人單位,並且陸續取得環境部、金管會認可的溫室氣體查驗機構資格,未來將可協助業界碳排放活動進行有效監管,為企業永續低碳發展提供可靠依據,推動企業實現低碳永續經營 |
 |
微透鏡陣列成型技術突破性進展 (2024.07.28) 本文探討經由Moldex3D分析不同流道設計和成型參數的優缺點,採用直接澆口技術,能夠大幅提升材料利用率,從而成功生產出微透鏡陣列。 |
 |
高效軸承支持潔淨永續生產 (2024.07.27) 國際淨零碳排趨勢成為驅動智慧自動化潮流的新一波動能。如今製造業為了兼顧從範疇一~三等減碳需求,該如何選擇可適用於工廠內外不同場景、各式各樣新增或既有設備的自動化需求 |
 |
當工業4.0碰到AI (2024.07.26) 未來一年中,製造商的前三大重點投資包含GenAI、協作型機器人、自主移動機器人(AMR)與自動引導車(AGV)。從數據看未來,AI智慧生產很快將成為全球製造業日常。 |
 |
2024 CAD的未來趨勢 (2024.07.19) 在2024 年,不斷變化的客戶需求和充滿活力的全球環境將決定CAD的發展前景。 |
 |
多重技術融合正在影響機器人發展 (2024.07.19) 在人工智慧演算法的推動下,這些機器人具有適應、學習和動態優化操作的能力,因此,生產線、物料搬運和品質控制中的重複性任務現在可以以更高的精度、速度和靈活性執行 |
 |
政策指引境外關內布局 (2024.07.19) 因為機械業多數仍在台灣生產,將更容易受到匯率波動而影響接單能力,期盼能在經濟部積極落實「境內關外」政策之際,可望有所突破! |
 |
工業機器人與人類的共存之道 (2024.07.19) 機器人將會取代一些較為瑣碎和繁重的低階工作,而過去未能充分發揮才能的員工,現在可以轉而從事更高品質的工作,而這些工作對品質的要求更高。在安全考量下,機器人會跟人類並肩工作 |
 |
巴斯夫Ultrasim結合Moldex3D發揮最大效益 (2024.07.10) 德國巴斯夫(BASF)集團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創新的解決方案,旗下所開發的Ultrasim便是其一,透過結合製程模擬及結構分析軟體,提供使用者一個獨特的整合模擬工作流程。 |
 |
傳產機械敲警鐘 布局AI先進製造迫在眉睫 (2024.06.26) 在今年台灣COMPUTEX期間掀起AI熱潮同時,其他傳產、機械製造業正面臨共有134類ECFA零關稅優惠項目中止的消息,卻顯得乏人問津。除了後續有學者憂心此恐將加重台灣產業「荷蘭病」 |
 |
使用AMR優化物料移動策略:4個問題探討 (2024.06.25) 在當今的倉儲領域,靈活性至關重要。了解AMR如何成為您工廠中實現更靈活物料移動的關鍵,本文提出四個問題探討,能夠評估AMR是否適合您的物料搬運策略。 |
 |
風機節能:以中壓變頻器為水泥廠年省百萬電費 (2024.05.29) 本文以實例說明在水泥廠的冷卻引風機馬達上加裝中壓變頻器運用,從而達到大幅節能效益。 |
 |
德系大廠導入AI服務先行 (2024.05.29) 台灣廠商仍然面對分別來自日、韓與中國大陸等對手的競爭加劇,未來勢必要透過軟體、智慧化服務等創新商業模式為產品加值,包含德系控制器或傳動元件等零組件大廠也延續工業4.0優勢,先行導入應用人工智慧(AI)先行 |
 |
用Arduino 打造機器人:循跡、彈鋼琴、下棋都行! (2024.04.30) 透過本文,Arduino 團隊將了解如何運用 Arduino 構建自己的機器人,並分享其它製造商的一些專案範例。 |
 |
充電站布局多元商業模式 (2024.04.29) 當前電動車普及化已成消費主流趨勢,常造成各充電站一位難求,甚至是被燃油車占用,既影響發揮充電車位最大效益,甚至可能衝擊電動車能否駛入大眾市場。因此紛紛透過政策與企業整併,衍生出多元充電場域和商業模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