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細說TFT-LCD液晶顯示技術
 

【作者: 朱家宏】   2006年10月04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59446】

一般人都知道,存在於空間中的物質共分為三種型態,分別為固態、液態與氣態。而同時具備固態與液態兩種物質特性的液晶,其誕生的過程來自於一項非常特殊物質的發現。


液晶的起源

早在西元1850年,Virchow、Mettenheimer和Valentin這三個學者就發現了神經纖維(nerve fibre)的粹取物中含有此類特殊的物質。到了西元1877年德國物理學家Otto Lehmann運用偏極化顯微鏡首次觀測到液晶化的現象,但當時他對於此種現象的成因並不了解。直到西元1888年,奧地利的植物學家Friedrich Reinitzer發現了螺旋性甲苯酸鹽的化合物(cholesteryl benzoate),並確認這種化合物在加熱時具有兩個不同溫度的熔點,在這兩個不同的溫度點中,其狀態介於一般液態與固態物質之間,類似膠狀,但在某一溫度範圍內該物質的狀態又具有液體和結晶體的雙重特性。Reinitzer在與Lehmann在深入探討這種物質的特性之後,便由這兩位學者共同將該物質命名為「Liquid Crystal(液晶)」,該名稱就含有液態結晶物質的意思,也因此Reinitzer與Lehmann這兩人被譽為液晶之父。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智能化腳步加劇 工業顯示開啟全新戰場
智慧顯示應用全面啟動 大尺寸、可彎曲與低功耗成關鍵
非接觸式二維溫度量測系統
汽車趨勢 – 超級電子駕駛艙和延展顯示器之興起
對於8位元、32位元MCU的選擇
相關討論
  相關新聞
» AI「智慧創新大賞」成績揭曉 半導體業勇奪首面金牌
» 經濟部與顯示業瞄準先進封裝需求 首創面板級全濕式解決方案
» 恩智浦半導體執行副總裁將以「邊緣人工智慧:創造自主未來」為題
» Touch Taiwan 2025展4月16日登場 聚焦電子紙、PLP面板級封裝
» 台科大50周年校慶,研揚科技莊永順董事長獲頒「傑出貢獻獎」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5B4R2W9QSTACUK3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