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在90年代,就已經出現P2P這個名詞,從那時起就有許多P2P的應用。一直到了1999年,國外的Napster興起,P2P的技術終於首度大規模地應用在網際網路上。Napster之所以掀起這麼大的波瀾,是因為它徹底顛覆了人與人之間交易的模式,傳統人與人之間的交易是利用貨幣作為工具,進行某種形式的以物易物,但是Napster卻是利用P2P的技術,將人與人之間的有價檔案(如mp3等),透過網路直接做分享交流,且使用者完全不需要支付任何的費用。
Napster的點對點運作方式
如(圖一)Napster有一個中央伺服器(C),所有安裝Napster的電腦(N#)在啟動軟體之後,都會連上這個伺服器。在連上之後,Napster會開始搜尋電腦中的檔案,將可以進行分享的檔案加以列表,並且將該列表傳回中央伺服器C。這個中央伺服器可以說是一個超級大型的資料庫,裡面儲存了數以億計的檔案資訊與電腦資訊。當電腦N1希望尋找檔名含有 “bbking” 的檔案時,N1會將這個要求送到中央伺服器中,而伺服器就開始在這個大資料庫中幫你找出符合這樣條件的檔案及電腦資訊(N3:bbking.mp3),然後將該結果傳回N1電腦。如果N1的使用者要在這些結果中,選擇某幾個檔案來進行下載,那麼Napster將會從本地端進行網路連線到有這些檔案的電腦上,並且將這些檔案抓回來。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使用者 |
10則/每30天 |
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