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自然的食物鏈來說,大概都是大吃小、強吃弱,所謂大魚吃小魚、小魚吃蝦米、蝦米吃浮游生物,想要以小吃大並不容易,除非有其它特殊的本事。就像人類在食物鍊中處於最上端,但他並非擁有最強大的原始本能,而是懂得使用工具,並且能夠合縱連橫各種人力、物力,才能取得這樣的優勢。同樣地,傳統企業經營上也都是大公司併小公司、大部門併小部門,聯想與明基以小吃大,的確造成市場的轟動,也是最近的熱門話題。
我們相信這四家公司都各有各的如意算盤,人家吹皺一江春水,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本來也只能說「干卿底事」?然而這幾個事件造成市場很大的連鎖效應,甚至可能改變目前的市場結構,如果這是不可避免的趨勢,業界也一定不會等閒視之,必然要擬定相關的因應策略,而我們在這裡也才有探討分析的必要。
在過去,大吃小似乎是理所當然的事,但也常有消化不良的狀況發生,有的是夜半吃西瓜造成的「反症」,如HP購併Compaq的例子;也有的是黑夜吹口哨給自己壯膽的虛晃一招,如IBM買下Lotus的不著痕跡;也有的是打腫臉充胖子的假大王,如Cisco前些年自以為是的瘋狂購併行動。可見,大吃小也要小心注意,否則人倒楣了,吃豆腐也會塞牙。也就是說,大吃小雖然是市場的通則,但也會有栽跟斗的時候,所以很多人以為市場必然是「大者大恆大」的鐵律,這根本是不了解市場,也不了解真正大小形勢的一種迷信。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使用者 |
10則/每30天 |
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