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視訊、語音與數據匯聚在一起傳輸的「三合一(triple play)」技術勢必在2006年以後日漸成熟。這是繼ATM之後,最大的技術演進。其實,廣義地說,「三合一」技術也將ATM、xDSL、纜線數據機(cable modem)、電力線網路(PLC)、PON(Passive Optical Network)、FTTH(Fiber To The Home)、WiMAX...等「最後一哩(last mile)」技術全部納入,只是視不同市場需求和產品特性排列組合而已。包含IP STB、IP Cam、Wi-Fi手機、IP PBX、IP DSLAM及3G手機等產品,都可使用「三合一」技術。因此可以說,「三合一」技術將是網路通訊產業的明日之星。
簡言之,「三合一」技術具有三個主要成份:一、視訊處理單元;二、語音處理單元;三、軟韌體技術。在國外,由於產業分工很細,這三大部份可以再細分為許多個硬體模組、晶片和智財權、軟體模組和開發工具,並且可能分別屬於不同的次產業。例如:網路處理器、視訊輸入處理器(video input processor)、視訊編解碼器和音訊解碼器、相機模組、射頻模組、ADSL2+系統級單晶片、RTP/RTCP/RTSP伺服器、VoIP軟體、數位版權管理(DRM)軟體、作業系統與程式開發工具、EDA工具...等,就是分別屬於不同的硬體、晶片、軟體開發公司的產品。這麼細緻和龐大的分工是現在國內電子業所沒有的。
目前全球網通業不是很景氣,美國矽谷許多公司為了降低成本,紛紛將設計工作委託給海外公司承包,這也包含電子網路產品。其中,有一些華人企業家採取了這樣的策略:軟體在美國開發,硬體和韌體在台灣設計和製造。雖然他們的規模不大,但是應該可以視為微軟研發團隊的縮小版。不過,最後成效如何,仍有待幾年後的觀察。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使用者 |
10則/每30天 |
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