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將事物關係連結整合的感測系統
基本零組件之系統觀(三)

【作者: 亭心】   2006年04月01日 星期六

瀏覽人次:【6774】

電子產品的感測裝置與應用非常廣泛,如果不含括電能傳遞所產生的信號處理與能量轉換,就剩下與外界接觸的感測元件比較接近一般的認知範圍,但為了整體了解,內部的信號傳輸與混合應用也應該納入整個感測系統中,否則人們將難以了解,為何感測裝置後端還可以產生各種的處理與變化。但內部電路或元件間的信號需透過量測儀器的觀察,才能體會其中I/O的感測傳輸現象,這是因為它們不是一般感官可察覺的東西。所以,感測是一種事相上的對待問題,是純類比的事物運作溝通,而且包括許多的層次範疇。


然而針對專門與外界接觸的感測元件而言,它也是繼邏輯元件與記憶體元件的高度發展之後,成為各類資訊系統的重點發展目標。因為不論是邏輯元件或記憶體元件,在晶片集積度與速率不斷提升下,可以應用的空間也相對擴大許多倍,這些多餘的能力就可以用來處理更大量的信號,因此更精密的感測元件就成為行情看漲的發展領域。


感測通訊的整體觀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文章
推進負碳經濟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川普關稅解放日暫緩 機械中小企業90天急應變
高速時代的關鍵推手 探索矽光子技術
Wi-Fi 7市場需求激增 多元應用同步並進
RISC-V的AI進化—NPU指令集擴展
相關討論
Wills Hwang發言於2006.04.11 06:31:23 PM
有關感測系統的設計發展,可以說是繼邏輯元件與記憶體元件之後的一大革命性發展領域,例如影像感測元件已經是紅透半天邊的量大質精關鍵性元件,將來可以發展的感測元件還很多,不知大家對本文的概念及其它感測應用有何看法?
  相關新聞
» AI「智慧創新大賞」成績揭曉 半導體業勇奪首面金牌
» 經濟部與顯示業瞄準先進封裝需求 首創面板級全濕式解決方案
» 恩智浦半導體執行副總裁將以「邊緣人工智慧:創造自主未來」為題
» 台科大50周年校慶,研揚科技莊永順董事長獲頒「傑出貢獻獎」
» Nordic技術為智慧眼鏡實現自動對焦功能,改善近視和遠視問題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59AVK7UCSTACUKU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