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OLED)由於同時具備自發光,不需背光源、對比度高、厚度薄、視角廣、反應速度快、可用於撓曲性面板、使用溫度範圍廣、構造及製程較簡單等優異之特性,故吸引國內外許多廠商投入,而相關業者的消息,也常成為報章雜誌報導的焦點。OLED到底為何方神聖?是否真的可以取代LCD成為顯示器的明日之星?本文將針對其發光原理、技術發展現況,以及目前所面臨之瓶頸做一探討,以提供國內相關業者與投資者作為參考。
OLED的發光原理
OLED的發光原理與LED相似,是利用外加偏壓使電洞和電子分別由正、負極出發,並在有機發光層相遇而產生發光作用,其中陽極為ITO導電膜,陰極則含有Mg、Al、Li等金屬,其基本結構如(圖一)所示。而OLED發光的顏色取決於有機發光層的材料,故廠商可由改變發光層的材料而得到所需之顏色。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使用者 |
10則/每30天 |
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