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文章 /
數位衛星電視接收機前端設計統考量
透過射頻前端功能的單晶片整合提高效能

【作者: Bart DeCanne】   2006年01月05日 星期四

瀏覽人次:【5184】

消費性影音傳輸方法的全球標準化已成功產生幾項影響,其中之一是全球廣播業者只需選擇一種直播衛星(Direct Broadcast Satellite;DBS)電視標準。世界各地對於類比和數位地面廣播或有線電視傳輸各有其標準,衛星廣播則與它們完全不同,DVB-S標準獲得全球採用後已帶動數位衛星機上盒市場的接收機銷售量成長超過6000萬部,其中大多數是符合DVB-S標準的產品。


直到最近,OEM廠商只要選擇套裝射頻模組就不必面對衛星射頻前端的設計細節。接收機碟型天線內的低雜訊降頻轉換器(LNB Converter)會先將C或Ku頻帶的接收訊號降頻轉換為950~2150MHz的L頻帶訊號,再由射頻模組將這些中頻訊號轉換為MPEG-2傳輸流(transport stream)。


機上盒製造商一直都有降低系統成本的壓力,功能整合度更高的矽晶調諧器又已在市場上出現,這些因素使得OEM廠商不再需要套裝射頻模組,他們可以透過主電路板直接提供這項功能。多項因素讓射頻前端設計相當困難,包括射頻輸入的頻率很高、衛星轉頻器的訊號頻寬很大(通常為27或36MHz)、複合輸入功率的範圍很廣(-80~0dBm)以及低雜訊降頻轉換器和訊號選擇器(multi-switch)等其它衛星週邊都需要直流電源和交流控制訊號回饋,這些電源和控制訊號必須透過同軸纜線與接收訊號一起上傳。
...
...

使用者別 新聞閱讀限制 文章閱讀限制 出版品優惠
一般使用者 10則/每30天 0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VIP會員 無限制 25則/每30天 付費下載

  相關新聞
» Microchip推出MEC175xB系列,為嵌入式控制器引入硬體量子抗性
» COMPUTEX--倚天酷碁發表智慧戒指與AI翻譯耳機
» imec與美國醫學研究所推出神經調節創新概念 採用間歇性干擾波刺激
» CPO成為AI網路基礎建設關鍵推手 Broadcom推動CPO技術邁入200G
» 雲林氣候永續學院培育綠領人才 縣府與雲科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5HD0YZL2STACUKZ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