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2年德國首次提出工業4.0概念,掀起了一波「智慧製造」的工業改革浪潮,直接影響全球製造業。綜觀美國的先進製造(AMP)、中國製造2025、台灣的5+2產業創新等各國發展策略,皆為「以網路通訊串聯工廠設備與生產機台,並透過數位化、可視化的遠端管理平台,連結雲端進行大數據分析,並依分析結果進行預防性診斷及維修,減少停機時間;同時藉由透明化監控,實現即時工單、物料、產線、產線的調度/排程,大幅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良率,建構客戶為中心、少量多樣╱客製化的靈活高效生產」。簡而言之,就是實現「智慧製造」。

圖1 : 台達3D機械視覺檢測系統應用於結構複雜的工件檢測應用。(source:台達) |
|
「智慧製造」由許多要素組成,而要打造智能製造,首要任務就是必需要有靈活、智慧的生產線。近年來,市場上開始導入機器人取代人力,許多重要製程、設備即開始「智慧化」,以實現高效靈活的生產。無論是何種機器人或設備,在應用時若無機器視覺系統的協助,便如同眼盲一般無法精確執行作業。因此,近年來機器視覺系統成為各行業進行智慧升級時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
...
...
使用者別 |
新聞閱讀限制 |
文章閱讀限制 |
出版品優惠 |
一般使用者 |
10則/每30天 |
0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
VIP會員 |
無限制 |
25則/每30天 |
付費下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