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气候变迁与劳动力短缺双重压力下,台湾农业正透过科技驱动实现根本性转型。农业部近日宣布,自2017年推动智慧农业以来累积194项研发成果,现已整合为13项智慧农业技术套组,对应不同场域需求,协助农民以数位工具迎战全球市场竞争。其中,针对花卉产业打造的「好智花升包」,成为智慧农业落地的重要示范。
 |
使用植物装盆机进行蝴蝶兰苗换盆作业,比起传统人工作业来得省工省力。图二为导入洋??梗智慧补光系统後,提升开花率与品质。 |
「好智花升包」这项技术套组涵盖从产地到通路的完整流程,包括生产监控、智慧补光、影像判识、自动装盆、认证资料转换与产销整合等,提供花卉产业选用,协助其掌握产销环境数据,提升花卉质量竞争力,因应国际市场对可追溯性及永续经营的严格要求。例如由农业部台中区农业改良场开发的兰花装盆机,以仿手掌动作均匀包覆植株根系,使换盆流程标准化并提升生产效率达30%。与工研院合作开发的洋??梗智慧补光系统,能够更为调控光周期以集中花期、提升产值。
桃园区农业改良场研发的圣诞红盆花影像分级模组,则是藉由电脑视觉辅助建立客观评级标准,强化市场销售一致性;而农业试验所花卉分所也打造「花卉生育监控及产销战情整合服务平台」,整合IoT感测器与田间作业数据,连结认证系统(如MPS)进行自动资料转换,协助花农取得国际认证资格。在病虫害防治方面,动植物防疫检疫署导入AI影像辨识系统,协助台湾兰花产销发展协会快速识别害虫,即时诊断强化检疫应对能力,使整体产业链更具国际竞争力。
科技应用在产区端的落地案例亦引人注目。台中市新社区为文心兰重镇,每年出囗值高达4.4亿元。当地秉薪兰园运用感测器精准监控温湿度与光照条件,并采用智慧补光系统以稳定冬季花期。透过数据分析与流程优化,使高等级(A级)切花比例从40%提升至65%,同步带动整体营收成长。
此外,更结合多位花农创立「台湾青农股份有限公司」与「Flower Taiwan合作社」,导入数位生产资讯平台与MPS模组,顺利取得荷兰皇家花卉拍卖市场入场资格,并导入QR Code溯源机制,提升客诉处理效率与品牌信誉,年出囗量稳定达50至60万枝,成功打入欧洲与其他国际市场。透过数位科技应用,加速农业转型走向永续发展,迈向高值化、智慧化的台湾农业新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