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强化海洋污染应变力 海洋污染防治基金管理会推动力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25年04月16日 星期三

浏览人次:【7271】

台湾位处台风密集带,除海废垃圾与陆源污染外,因海难事件引发的海洋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自2023年5月《海洋污染防治法》修正後,台湾历经10次台风,造成11艘船只搁浅,凸显强化海洋污染应变机制的迫切性。为此,海洋委员会日前正式召开「海洋污染防治基金管理会」成立大会与首次会议,推动海洋污染防治工作迈入新里程碑。

海污应变资材仓库分布图。图二为海上除污作业全景。
海污应变资材仓库分布图。图二为海上除污作业全景。

此次管理会由海委会主任委员管碧玲担任召集人,成员涵盖海洋生态、水下技术、财政、法律等领域专家学者,以及政府机关与民间团体代表,共17人。管理会纳入「台湾妈祖鱼保育联盟」及「自然保育与环境资讯基金会」,共同叁与基金管理,产业代表为中油及台湾港务公司,进而确保决策的多元性与协助基金运用的公开透明与实务效益。

会议重点之一,是针对《海洋污染防治基金补助海洋污染防治研究及技术开发计画作业要点》草案进行逐条审议。该基金来源将以分阶段方式徵收海洋污染防治费,初期以原油进囗为主。截至2025年3月,基金累积已达新台币2.1亿元,并自2024年起每年提拨5,000万元作为准备金,目标总额为5亿元,用於紧急应变、污染清理及环境修复等工作。

海委会指出,基金犹如「国家级紧急预备金」,可在突发污染事件发生时迅速启动应对机制,降低生态损害。同时也将编列研发补助经费,推动科技工具运用於污染监控与防治技术,提升防灾应变效能。

自然保育与环境资讯基金会议题部主任陈姿蓉强调,自2018年海委会成立以来,陆续完成《海洋污染防治法》修法及《海洋保育法》通过,为台湾海洋保育工作奠定制度基础。如今透过专责基金与管理会机制,进一步强化污染防治工作,实现「预防胜於补救」的原则。

海委会主委管碧玲表示,海洋污染是一项全球性的系统挑战,需长期投入与世代接力。基金的设立不仅是应变机制的基石,更将构筑起从污染监测、紧急处置到生态修复的三层防线。未来将推动全民叁与与区域协作,共同守护台湾珍贵的海洋资源与生态环境。

關鍵字: 海洋污染  污染监测  海委会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推进负碳经济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 川普关税解放日暂缓 机械中小企业90天急应变
» 氢能技术下一步棋
» 碳有价化挑战为机遇
» 智慧永续管理平台的发展趋势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5C1JW5LMSTACUK8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