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伦比亚大学工程师在美国国防高等研究计画署(DARPA)资助下,开发出突破性的「机器人新陈代谢」技术。这项技术赋予机器人独特能力:它们能消耗其他机器人的组件,以进行自我修复、成长和功能改进。
 |
(来源: Creative Machines Lab) |
研究团队开发出名为「桁架连结」(Truss Link)的模组。这是一种受Geomag玩具启发的棒状模组,配备自由形式的磁性连接器,能灵活扩展、收缩并以多种角度连接。这使其能自我组装成复杂的二维形状,甚至变形为三维、功能正常的机器人。
实验证明,这些机器人可透过整合新组件来提升功能。例如,一个三维四面体机器人整合额外连结作为助行器,使其下坡速度提升超过66.5%。
研究人员指出,随着人工智慧系统自主能力的扩展,机器人若要实现「自我维持的生态」,其物理组件与能力的维持和改进是关键一步。
现今机器人因物理形态封闭,无法自主成长、修复或适应环境,导致其发展受限。哥伦比亚大学机械工程系主任Hod Lipson教授指出:「机器人思维透过机器学习飞速进步,但其身体仍是单一、不适应且不可回收的。」他认为,生物体的适应性源於模组化结构可重复利用组件,机器人最终也需具备类似的「机器新陈代谢」能力。
研究团队预期,未来机器人系统将生活在一个能够独立维护自身的机器人生态中。这项研究为机器人像生物有机体一样,具备成长并适应不可预见任务与环境的能力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