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社论]找回台湾价值的关键:创新与人才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3年05月14日 星期二

浏览人次:【11113】

随着Wintel的脚步起家,台湾也曾因PC产业的风光,而在全球电子业呼风唤雨。然而,事过境迁,在行动装置世代崛起之后,PC日渐式微,台湾不仅原有的PC产业优势流逝殆尽,并在全球的排名逐渐落后。而这一切问题的产生,都直指向一个致命的伤害:台湾的创新能力不足。

创新能力不足,台湾电子产业的优势正逐渐流失。
创新能力不足,台湾电子产业的优势正逐渐流失。

事实上,《纽约时报》近日便报导指出,从PC世代来到行动世代,台湾正感叹优势的丧失。该报导指称,台湾失去电子产业的领先地位,关键问题在于创新能力的不足、面对改变反应不及,以致于来到智能手机时代之后,未能第一时间抢得先机,平白丧失了行动市场的主导权。

《纽约时报》认为,台湾只有少数业者,例如华硕,掌握住Android系统的商机,进行创新与改变,推出相关的平板商品,摆脱PC厂商落后的宿命。然而台湾多数厂商并未如此,来不及跟进与转型,自然在行动市场中,逐渐落后。

《纽约时报》也直指,传统PC系统大厂微软自行推出平板装置Surface,正是对于台湾电子业不满的警讯。据了解,微软认为台湾厂商的创新能力不足,才会自己撩下去做平板。产品初问世时,市场人士曾疑虑,微软的举动将与台湾PC厂商客户直接竞争,然而才发现,这却是微软对于台湾创新步调的不满。

事实上,人才的不断更替,才能确保企业创新能力源源不绝。只不过近年来,台湾年轻一代纷纷以担任公职为第一志愿,不愿投身产业界,自然为电子业的创新能力判了死刑。反观中国、南韩等地为了招揽人才,纷纷祭出各种优势条件,吸引人才聚集,也造就其电子产业的蓬勃发展。相较之下,台湾自然逐渐没落。

快捷半导体亚太区市场营销暨应用工程副总裁蓝建铜在面对CTIMES的专访时就曾指出,台积电尽管是晶圆代工厂,然而其不断在技术上有所创新与突破,才能在列强的竞争中,依然独步全球。而华硕从PC产业起家,面对市场的转型,坚持不削减研发,使其走向品牌之路后,依然保有优势。只要维持创新与研发,就有机会在产业的巨变中,保持不变。

面对行动产业,台湾尽管优势逐渐流失,然而也并非全然坐以待毙,越来越多电子厂商愿意走向创新的道路,并陆续有亮眼成绩。创新与人才,是台湾重新找回电子产业新价值的两大关键。尽管这条路十分漫长,并非一蹴可几,然而只要持续走下去,相信假以时日,台湾也能在行动产业重新找到一片天。

相关新闻
Case Western推出环保「电子塑胶」 适合绿色可穿戴应用
澳洲团队成功将量子机器学习应用於半导体制造过程
联合国宣告2025年为「国际量子科学与技术年」
台电跨足核子医学领域 携普瑞默生技推动核医辐射安全
台湾学研团队打造全球首见悬浮式铁电二维电晶体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女娲创造运用AWS打造AI机器人生态系
» 快速建立现场韧体更新机制MDFU
» CPO引领高速运算新时代 从设计到测试打造电光融合关键实力
» 整合AI/ML技术 PIC32A系列MCU锁定边缘智慧应用
» 从乌克兰到AI制造链的战略新局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751RHLPYSTACUK7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