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最新动态
产业快讯
CTIMES/SmartAuto / 新闻 /
人机共工取代无人工厂 安全设计成机器手臂设计重点
 

【CTIMES / SMARTAUTO ABC_1 报导】    2018年03月02日 星期五

浏览人次:【12563】

现在智慧制造已开始走向以人为本的思考方向,以欧美大厂为例,现在早已不再只是研究於怎麽开发成无人工厂,反而更聚焦於人跟机器间该如何互动与搭配才能有效提升效率,在未来的工厂中,工业机器人将会扮演重要角色,设置於产线中的机器手臂,与作业人员共工的机率相当高,因此如何避免人员为机器所伤,就成为重要设计。

/news/2018/03/02/1702065080S.jpg

关节式多轴手臂是现在工业机器人的主流,分类方式多以抓取重量区分, 20kg以下为小型、20kg~60kg为中型、60kg~300kg为大型、300kg以上为重型,关节式多轴手臂本身机体已有相当重量,若再加上抓取的物品重量与手臂的动作速度,所产生的质量非常大,作业人员与之碰撞,受伤的机率极高,近年来工安意识抬头,多数厂商推出关节式多轴机器人的安全设备。

目前机器手臂的安全设计主要可分为围篱与感测两种方式,围篱则可分为实体与光栅两种,实体围篱以金属制成隔板或网状,阻绝人、物的进入,立一种则是以红外线作为光栅,若有人员进入阻断红外线,则机器手臂会自动停止,感测模式则是在机器手臂上内建感测器,感测器业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力道感测器,这几年在机器手臂领域快速窜起的协作型机器人,就内建此类感测器,当机器手臂与人体接触,处理器就会判断碰触力道的强弱,减缓机器手臂速度,另一种应用的感测器是ToF (Time of Flight;飞时测距)感测器,这种技术是透过红外线的反射时间判断距离,过去主要应用於消费性产品,如智慧手机拍照的对焦或扫地机器人对障碍物的判断,现在已有厂商将之设计在机器手臂,依据人体与机器手臂的距离,调整手臂的速度,让人与机械的共工更紧密,从而提升产线效率。

相关新闻
优必达、马偕与NVIDIA联手 推动AI医疗机器人创新应用
远传携手微软推动AI转型 打造企业数据力应对全球经贸挑战
InnoVEX 2025得奖名单揭晓 经济部TREE新创团队囊括5奖项
Bird Buddy推Petal智慧花园摄影机 透过AI探索植物生态
AI时代电力挑战升温 800V高压直流系统有助解决资料中心供电问题
相关讨论
  相关文章
» 推进负碳经济 碳捕捉与封存技术
» 川普关税解放日暂缓 机械中小企业90天急应变
» 氢能技术下一步棋
» 碳有价化挑战为机遇
» 智慧永续管理平台的发展趋势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5S0PQ374STACUKT
地址:台北数位产业园区(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区承德路三段287-2号A栋204室
电话 (02)2585-5526 #0 转接至总机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