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现今美国太空产业群龙无首,正逢多事之秋,仍积极投入太空港(Spaceport)计画。美国在台协会AIT今(21)日也透过社群媒体发文,建议台湾评估叁与该计画的可能性。
 |
美国德州艾灵顿机场(Ellington Airport)是休士顿发展太空港(Spaceport)计画的重镇。 |
根据休士顿旅游局(Houston First)介绍,目前太空港计画代表一种全新的运输模式,分为垂直与水平发射型态,前者靠火箭夹带、後者是利用大型飞机携带太空飞行器升空,待起飞至开阔海域上空後脱离,进行第二阶段点火,进入轨道或亚轨道。随後太空飞行器将点燃引擎、垂直穿出大气层,调整姿态後与飞行方向,以自由落体方式重返地表,机体以无动力滑翔方式靠近目的地,并精准降落於指定机场跑道上。
因此让飞行时间大幅缩短导入未来商业化使用,例如旅客或货物要从休士顿飞往台北,一般飞机航程要15~16个小时,透过太空飞机只要2.5小时就能抵达。但想让太空飞机起降,机场须具备的条件更严格,美国已具备发射技术能力,但还无法克服乘客抗G力问题,距离载人还有一段时间。
美方相关单位也曾与台湾国家太空中心(TASA)在国际交流场合,以非正式形式探讨太空港构想,并考量到升空与降落的速度;需要机场设施配合、航管制度建立、飞行器生产、後勤支援等,包括机场跑道乘载重量与太空飞行器通讯等问题需要克服。初期的运输成本虽高,但若能发展为普及且可重复使用的运具,也可预期未来能够降低成本。
现阶段的规画仍以发射升空为主,但也保留未来扩充为太空港,让人造物体(卫星、载人或无人太空船等)进出地球大气层使用的地面设施,可包括发射台、控制中心、燃料储存设施、回收设施等,提供降落服务的空间与可行性。
美国太空港计画现由美国联邦航空总署(FAA)主导,休士顿市也积极配合,目前已制定出太空港机场规范,已有20座机场可供太空飞机降落。包括该市的艾灵顿机场(Ellington Airport)在内,旁边已有一块庞大的Spaceport产业园区,聚焦飞行器开发、航管技术研究,提供美国军方及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训练使用。国科会今年也已选定屏东九棚,列入预定的国家发射场地,且保留了未来升级为太空港、扩充提供降落服务的空间与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