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迎合全球6G及寬頻衛星通訊趨勢,行政院會今(10)日宣佈通過6年270億元的「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除了將盤點台灣法規,把握契機為次世代通訊產業提前布局,具有國際決策競爭力;也預計在掌握低軌衛星通訊主權情況下,目標將於2030年引進3家國際衛星的星系落地。
 |
行政院會今(10)日宣佈通過6年270億元的「次世代通訊科技發展方案」 |
依國科會預估全球衛星經濟規模將於2040年突破1兆美元,次世代通訊技術不僅將是通訊產業的未來,更是促進國土安全、生活福祉與數位轉型的基石;進而協調相關部會,整合科技、產業與社會發展目標。
特別是在離島通訊、智慧基礎建設等國家級需求上,優先落地應用成果。同時會善用場域資源與國際合作機制,鼓勵各界投入人才培育、標準制定與前瞻研究,積極發展台灣自主通訊能力,強化產業的國際競爭力。,
該方案願景還為此設定5項目標,包括:研發自主技術6G基地台,增進軟硬體自主率至80%;打造低軌衛星地面通訊系統,關鍵零組件自製率達80%,推升地面通訊設備產值30%,自2024年2,441億增至2030年3,200億,並完善衛星、6G、NTN地空驗證;至少引進3家國際星系落地,促成國際衛星服務商來台,助攻應用服務發展。
其中針對「促進關鍵應用服務落地」,政府將協助通訊技術與各行業應用整合,落實遠距醫療、智慧交通、海洋通訊等場域,推動通訊普及,縮減數位落差;「建構實驗網並加速技術研發與試煉」,透過衛星地面設備實驗網、6G模擬網、測試驗證平台等建置,加速台灣通訊產品商用化進程,並強化廠商研發能量。
至於「強化產業生態系與跨部門協作」,包含國科會、數位部、經濟部、教育部、通傳會、國家太空中心,將跨部會協助業者切入服務商規格與國際標準,從通訊晶片、射頻模組、終端設備到系統整合,打造研發到市場的完整鏈結;另為布局6G商用化,同時將加速整備6G與衛星通訊頻譜與法規調適,並建構建構6G與衛星通訊傳輸的資安規範及驗證環境。
目前包括One Web、Telesat、Starlink等,很多有興趣及外界關注的國際業者都有機會加入,也持續與業者洽談中,計劃發展地面設備跟國際星系互聯,讓關鍵零組件與系統能成為低軌衛星通訊的國際供應鏈。
行政院指出,該方案將在6年內挹注270億元,透過以上推動策略,並搭配第三期「國家太空科技發展長程計畫修訂版」,利用公私協力模式,打造以科技驅動產業創新的自主發展架構,深化國際合作,加強台灣在全球供應鏈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