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科學技術研究院(KIST)的科學家們近日成功開發出一種具備生物相容性的超音波接收器,即使彎曲也能維持其效能。這項技術克服了現有無線電力傳輸方法的諸多限制,並提升了生物相容性,預計將廣泛應用於下一代的穿戴式和植入式電子設備。
報導指出,隨著水下及植入式醫療電子產品的需求日益增加,然而,智慧型手機和無線耳機等產品中使用的傳統無線充電方法(如電磁感應和射頻充電)存在傳輸距離短、在生物組織中的能量傳輸效率低以及電磁干擾等問題。
為了克服這些限制,研究人員使用超音波作為一種新的無線電力傳輸技術。超音波的優勢在於對人體友好且不易被組織吸收,這使得在植入式和皮膚附著式設備中能夠實現更可靠的能量傳輸。因此,利用超音波能量的無線充電技術正嶄露頭角,成為下一代電力傳輸的潛力方案。
特別的是,研究人員透過使用高效能的壓電材料和獨特的結構設計,顯著提高了相較於傳統超音波接收器的功率轉換效率。他們設計出一種可拉伸且具生物相容性的超音波接收器,該接收器能緊密貼合人體曲線並實現穩定的功率轉換。
實驗結果顯示,在水下3公分的距離成功傳輸了20毫瓦的電力,在皮膚下3公分的深度也傳輸了7毫瓦的電力。這足夠持續供電給低功耗的穿戴式設備或植入式醫療設備。這項研究成果預計將有助於加速基於超音波的無線充電技術在水下電子產品和植入式醫療電子產品領域的商業化進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