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和畅与耐能合作 以Arm架构推动企业智慧边缘AI发展 (2025.05.15) 随着AI技术持续渗透各行业,智慧装置的即时反应能力与资料隐私保护日益受到重视。和畅科技(Qbic Technology)与耐能智慧(Kneron)达成策略联盟,共同推动新一代企业级智慧装置的AI化升级 |
 |
撷发科技揭AI与ASIC双引擎成果 AIVO平台助智慧应用落地 (2025.05.14) 专注於 AI 与 ASIC 晶片设计服务的撷发科技(MICROIP)发表 CAPS「跨平台 AI 软体服务」与 CATS「客制化 ASIC 设计服务」双引擎策略最新成果,透过 CATS 与 CAPS 双引擎的串联,实现软硬体设计的全面整合,进一步拓展至 AI 应用层的系统整合,扩大产业链价值 |
 |
资策会MIC:人形机器人2026年进入商业化 2028年普及 (2025.05.08)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於5月8日研讨会中聚焦三大新兴科技趋势:人形机器人、卫星通讯及AI赋能智慧城市。
人形机器人被视为未来实体AI代理,预计2024年导入制造物流业,2025年扩展至服务、医疗照护与娱乐业,2026年後商业化,2028年普及至人力密集产业 |
 |
生成式AI当道 GPU算力争霸方兴未艾 (2025.05.07) 生成式AI驱动的模型规模与复杂度急遽上升,正迫使晶片架构以远超摩尔定律的速度进化。在这场硬体竞赛中,NVIDIA、AMD、Google等科技巨头纷纷推出「算力核弹级」晶片,并在效能、功耗与生态系三大战场上展开正面交锋 |
 |
通用机器人软体公司BOW推出全新安保巡逻机器人应用 (2025.04.06) 通用机器人软体公司 BOW ,近日在汉诺威工业展上推出一款引人注目的全新机器人应用,专为安全巡逻而设计。
这款名为Mission Control的应用程式基於BOW的软体开发工具包(SDK)和通用控制器平台构建,使操作人员能够轻松设定、定义和协调机器人执行安全巡逻任务 |
 |
Microchip推出AVR SD系列入门级微控制器,降低安全关键型应用的系统成本和复杂性 (2025.03.24) 为帮助工程师在严苛安全要求下尽可能地降低设计成本与复杂性,Microchip Technology Inc.正式推出AVR® SD系列微控制器。该系列微控制器整合内建功能安全机制,专为需要高可靠性验证的应用设计,且定价不到1美元,成为首款在该价位段满足汽车安全完整性Level C (ASIL C)和安全完整性Level 2 (SIL 2)要求的入门级微控制器 |
 |
研华亮相GTC 展示边缘运算与医疗AI软硬整合方案 (2025.03.23) 相较於云端AI,边缘端生成式AI提供更即时的回应、更低的资安风险与更少的网路传输成本。研华公司近期叁加NVIDIA 2025 GTC大会,也在工业AI、医疗与生命科学两大展区展示最新边缘运算AI解决方案,包含生成式AI边缘系统、服务型引导机器人及医疗AI设备等3大主轴,协助夥伴加速导入AI |
 |
茂纶登场NVIDIA GTC大会 展示全方位AI自动化解决方案 (2025.03.20) 茂纶将於 3 月 17 日至 21 日首度亮相 NVIDIA 年度 GTC 大会,并以 NVIDIA 代理商的身份叁与展览,现场展示茂纶的即时环境生成服务 AI Try Now,以及与先构技研共同开发的Epson机械手臂应用於AI瑕疵检测解决方案等,并与全球AI领域共同探讨技术发展趋势 |
 |
茂纶登场NVIDIA GTC大会 展示全方位AI自动化解决方案 (2025.03.19) 茂纶将於 3 月 17 日至 21 日首度亮相 NVIDIA 年度 GTC 大会,并以 NVIDIA 代理商的身份叁与展览,现场展示茂纶的即时环境生成服务 AI Try Now,以及与先构技研共同开发的Epson机械手臂应用於AI瑕疵检测解决方案等,并与全球AI领域共同探讨技术发展趋势 |
 |
微控制器的AI进化:从边缘运算到智能化的实现 (2025.03.14) 透过整合AI处理器、优化资源分配、压缩和量化AI模型,MCU能够在传统应用与AI功能之间取得平衡,并在边缘与终端设备中发挥重要作用。未来,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MCU将在更多领域实现智能化,为AI的普及和应用提供强大的支持 |
 |
ADI发表扩充版CodeFusion Studio 解决方案,协助加速产品开发并确保资料安全 (2025.03.11) Analog Devices, Inc. 在其以开发者为核心的套件基础上发表扩充版本,涵盖的新解决方案旨在协助开发者提高效率和安全性,同时为客户创造更高价值。CodeFusion Studio 系统规划器能协助客户实现智慧边缘创新,提升功能,并加速产品上市 |
 |
贸泽电子全新推出内容丰富的硬体专案资源中心 (2025.03.07) 提供种类最齐全的半导体与电子元件™、专注於新产品导入的授权代理商贸泽电子 (Mouser Electronics) 推出内容丰富的硬体专案资源中心,帮助工程师从头开始设计及建构创新的实体解决方案 |
 |
创建工具机生态系价值链 (2025.03.07) 为分散总体经济受到关税冲击的风险,近来除了法人单位呼吁政府,应强化半导体、AI与传统产业链结、扩散以提升竞争力。同时期许台湾工具机产业能积极开拓半导体、机器人等终端创新应用领域加乘效益,共同创造最大市场价值突围 |
 |
Microchip推出具先进图形与连接功能SAMA7D65系列微处理器SiP/SoC解决方案 (2025.02.28) 嵌入式开发者正面临设计紧凑、高效能且低功耗系统的挑战。随?应用对先进图形与连接功能的需求日益增长,提供从SoC(系统单晶片)到SiP(系统级封装)及SOM(系统级模组)的多样化解决方案,将显着简化开发流程并加速产品上市 |
 |
多功机器人协作再进化 (2025.02.11) 横跨2024年初从NVIDIA执行长黄仁勋频繁登台、年底由台积电董座魏哲家发言,以及2025年CES首度发表Cosmos模型以来,这波人形机器人热潮方兴未艾。台湾除了追逐供应链商机,也不能忽略多功应用与工业5.0「以人为本」的关联性 |
 |
撷发科ASIC设计服务与AI软体平台为提升营收关键 (2025.02.11) 撷发科技(MICROIP)宣布2025年1月营收达1千451万元,较2024年同期成长229%。主要归功於旗下两大业务「ASIC设计服务」和「AI软体服务平台」良好的营运规模放大,尤其受惠於通讯SOC陆续进入完工验收阶段,而随着设计专案完成进度,相继有NRE的收入认列,并且积极持续推展ASIC设计服务与AI软体平台解决方案为贡献营收月增、年增的关键 |
 |
AI擂台的血腥争夺 英特尔如何在刀光剑影中扭转颓势? (2024.12.27) 英特尔近年来持续加码AI运算领域,致力於透过硬体创新和软体生态系统的整合,提升其在AI市场的竞争力。最新推出的产品如第三代Gaudi加速卡、第五代Xeon可扩展处理器(Emerald Rapids)、以及基於全新架构的Sierra Forest与Granite Rapids,都显示出其对AI运算的深耕策略 |
 |
汽车微控制器技术为下一代车辆带来全新突破 (2024.12.26) 意法半导体(STMicroelectronics,简称ST)深耕汽车市场已超过30年,为客户提供涵盖典型车辆中多数应用的多元产品与解决方案。随着市场的发展,ST的产品阵容不断精进,其中汽车微控制器(MCU)是关键之一 |
 |
AI与互动需求加持人型机器人 估2027年市场产值将突破20亿美元 (2024.11.28) 继NVIDIA执行长黄仁勋日前宣示「AI本质上就是机器人」之後,最近与香港科技大学校董会主席沈向洋对谈时,更直接点名汽车、无人机、人形机器人,为3种有??实现大规模生产的机器人 |
 |
调查:社群平台有显着世代差距 35岁以上为FB重点用户 (2024.11.10) 资策会产业情报研究所(MIC)发布台湾社群平台与通讯软体用户行为调查,针对前五大常用社群平台,多数网友最常使用Facebook(70%),其次依序为YouTube(53%)、Instagram(34%)、PTT(11%)与Dcard(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