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韩国开发超音波无线充电技术 有??应用於穿戴与植入式装置 (2025.05.06) 韩国科学技术研究院(KIST)的科学家们近日成功开发出一种具备生物相容性的超音波接收器,即使弯曲也能维持其效能。这项技术克服了现有无线电力传输方法的诸多限制,并提升了生物相容性,预计将广泛应用於下一代的穿戴式和植入式电子设备 |
 |
AI也要去中心化 边缘AI加速驱动智慧物联网 (2025.03.18) 当人工智慧从云端资料中心逐步走向终端装置,一场「去中心化」的科技革命正在重塑产业面貌。随着NPU与轻量级AI模型(如TinyML)的技术突破,边缘AI已成为驱动智慧物联网的核心动力 |
 |
脑机接囗技术突破 意念控制不再是科幻 (2025.02.13) 脑机接囗(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这样被视为科幻的技术正逐步走向现实。从医疗康复到人机互动,脑机接囗的应用前景令人振奋,并被认为将彻底改变人类与科技的互动方式 |
 |
环保科技新突破 可分解电子产品开启绿色未来 (2025.02.06)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电子垃圾已成为全球环境的一大挑战。根据联合国的统计,每年产生的电子垃圾超过 5000 万吨,且只有不到 20% 被妥善回收。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科学家和企业正在积极研发可分解的电子产品,这项创新技术有??彻底改变电子产业的生态,为环境保护带来新的希?? |
 |
Synchron携手NVIDIA 推动植入式脑机介面技术革新 (2025.01.14) Synchron今日宣布,其在植入式BCI技术方面取得重大进展,将推动神经科技的未来发展。Synchron的BCI技术与NVIDIA Holoscan平台的结合,有??重新定义实时神经交互和智能边缘处理的可能性 |
 |
工研院携手台厂力推AI赋能深化创新 应用链结全球合作夥伴 (2024.12.06) 人工智慧(AI)为产业带来新气象,工研院於今(6)日在2024医疗科技展举办「AI赋能 x 跨域应用」国际高峰论坛,以「AI大数据为核心,创新医疗服务,实践健康台湾」为主题 |
 |
经济部开发空气采样机器人 强化台湾智慧医疗产业竞争力 (2024.12.05) 经济部产业技术司今(5)日於「2024医疗科技展」科专成果主题馆展示工研院、金属中心及生技中心等3大法人共计14项前瞻医疗科技,瞄准智慧医材、数位疗法、精准检测、植入式医材等需求,并特别展出两项机器人技术 |
 |
芝加哥大学开发新水凝胶半导体材料 (2024.11.13) 芝加哥大学普里兹克分子工程学院(PME)最近开发出一种崭新的水凝胶半导体材料,有??改变脑机介面、生物传感器和心律调节器等医疗设备的设计。这项研究发表在《科学》杂志上,并由该学院助理教授王思宏带领的团队完成,解决了半导体与生物组织界面不兼容的问题 |
 |
imec推出小型装置的无线充电技术 功耗创新低 (2024.02.20) 於本周举行的2024年国际固态电路会议(ISSCC)上,比利时微电子研究中心(imec)推出一款创新的超音波充电技术概念验证,锁定植入式装置应用。此次提出的解决方案尺寸仅有 8 mm x 5.3 mm,不仅支援高达53度角的波束控制功能,功耗也减少了69%,在目前的先进系统之中,跻身尺寸最小、功耗最低的无线超音波充电装置 |
 |
经济部法人开发智慧医疗设备与材料 携手仁宝及医院完成多例手术 (2023.11.30) 迎合当前全球老龄少子化趋势,对於医疗科技越来越重视。经济部也自今(30)日起至12月3日,於南港展览一馆「2023医疗科技展」科专成果主题馆N613a摊位上,展出工研院、金属中心及生技中心3大法人,共计16项前瞻医疗科技,瞄准智慧及植入式医材需求 |
 |
金属中心与中荣签署智慧医疗临床试验与场域验证合作备忘录 (2023.11.23) 为促进临床试验的实质交流,加速提升智慧医疗创新能量,金属中心於今(23)日与台中荣总签署「智慧医疗临床试验与场域验证合作备忘录」,由金属中心??执行长林志隆与台中荣总院长陈适安共同代表签署 |
 |
Confluent Medical 大幅改进供应链可见度和效率提升 (2023.11.09) Confluent Medical是医疗器材制造商的材料科学、研发及制造的合作伙伴。该公司运用Kinaxis显着改善了端到端供应链。这家生产医疗用植入物、微创输送系统和其他医疗器材的医疗技术创新企业於2023年8月在Genpact的帮助下部署了Kinaxis,Kinaxis人工智慧技术和专利并行技术,为其带来能见度和效率的显着提升 |
 |
高龄应用驱动医材创新 募资聚焦四大领域 (2023.11.03) 根据BMI Research研究报告指出,全球医疗器材市场规模在2022年达4,833亿美元,预期将以年复合成长率6.7%成长,至2025年达到5,897亿美元。目前美国、德国及中国为医材市场前三大主要国家且持续成长,而心血管、骨科医材逐渐回归正常需求,带动手术大厂成长 |
 |
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即将展开 国际技术交易平台促进合作商机 (2022.10.04) 为多样化创新技术搭起国际合作的桥梁,2022台湾创新技术博览会今年将以实体与虚拟实境的方式举办,实体展在10月13~15日於台北世贸一馆盛大展出,线上展将於10月11~20日展出 |
 |
IDC看明年台湾ICT趋势:AI将无所不在 元宇宙还要5至10年 (2021.12.05) 新冠疫情加速了数位转型(DX),迎来了一个数位优先(Digital First)的世界。 IDC预期,2023年全球超过52%的GDP都将由数位转型及数位技术投资而产生,亚太地区则至少65%的GDP来自数位技术相关贡献 |
 |
经济部法人勇夺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 7座获奖数全球第二 (2021.10.26) 汇聚台湾产研创新能力,经济部今(26)日在台北晶华酒店举办「创新汇流 领航全球 2021 R&D 100 Awards获奖记者会」,经济部辖下4法人传捷报,工研院、资策会、金属中心、纺织所以6项科专成果共囊括7项全球百大科技研发奖肯定,获奖数全球第二、亚洲第一 |
 |
链结欧洲伙伴推展脑科技产业 开拓脑神经疾病治疗商机 (2021.10.05) 科技部今(5)日于集思台大会议中心举行「2021国际脑神经疾病治疗商机交流会议」,会议邀请到欧洲商业顾问及脑神经治疗产业先进,于线上进行交流互动,与台湾脑科学计画亮点团队一同分享脑科技发展脉动与产业推动经验,探讨全球性临床未满足需求及台欧脑科学产业合作之契机 |
 |
一根探针上千个感测器 准确纪录大脑神经活动 (2021.09.02) 新一代的大脑神经探针可以记录多达5000个大脑区域,还能把细胞组织损伤降到最低。 |
 |
洞察健康数据:一种可付诸行动的转换公式 (2021.04.13) 本文聚焦爱美科近期发表的科学论文,展示他们如何将健康数据转换成可付诸实践的行动洞见,应用领域包含心脏监测、心脏复健、压力管理以及郁血性疾病治疗。 |
 |
物竞人择 以智慧科技前瞻未来新世界 (2020.12.30) 现今科技出现加速进化的趋势,而如何善于选择及取用科技,将会决定人类未来世界的样貌,透过各种的创新科技设备及装置应用,未来人们将能更自主掌控,却也有可能离不开科技的协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