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Withings成功研發概念性智慧健康鏡 (2025.03.19) 法國智慧健康裝置廠商Withings開發了概念性產品Omnia智慧健康鏡。這款全尺寸的智慧鏡子,融合了先進的人工智慧技術,為使用者提供全面的健康監測與管理功能。
Omnia配備360度全身掃描功能,能測量心電圖(ECG)、心率、體重等多項生理指標 |
 |
軟性電子新突破 10秒內快速自癒電子皮膚誕生! (2025.02.24) 特拉崎生物醫學創新研究所(Terasaki Institute for Biomedical Innovation)科學家於《科學進展》發表突破性研究,開發出一款能在10秒內快速自癒的電子皮膚(E-Skin),其技術核心聚焦於材料科學、感測技術與人工智慧的創新整合 |
 |
新加坡研發植物電信號解讀裝置 應用於農業監測 (2025.02.13)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和糧食需求增長,農業科技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新加坡的研究團隊數年前就成功開發出一種能夠解讀植物電信號變化的裝置,持續幫助農民更精準地監測作物健康狀態 |
 |
三軍總醫院心臟內科研發AI心電圖分析系統 可早期預測預警 (2025.01.23) 人工智慧(AI)在醫療領域的應用持續突破,成為提升醫療品質的重要關鍵。第27屆「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暨「SNQ國家品質標章」於近日揭曉,醫護服務與產品類共計31個團隊脫穎而出,獲得2金、10銀、19銅的佳績,另有近400個團隊獲得SNQ標章肯定,彰顯台灣在生技與醫療領域的創新實力 |
 |
MIC:CES 2025聚焦AI終端應用 人形機器人成亮點 (2025.01.14) 資策會MIC 發佈CES 2025四大趨勢,指出AI持續深化終端應用,人形機器人互動性提升成為展會亮點。
人形機器人更智慧
展場上出現多款人形機器人,具備視覺感知、觸覺回饋與智慧互動功能 |
 |
意法半導體生物感測創新技術進化下一代穿戴式個人醫療健身裝置 (2024.12.20)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推出了一款新生物感測晶片,用於下一代醫療保健穿戴式裝置,如智慧手錶、運動手帶、連網戒指或智慧眼鏡 |
 |
長佳智能運用AI技術整合演算法提升管理系統成效 (2024.12.06) 長佳智能在今年醫療科技展不僅展示AI技術對於癌症個人化精準醫療的助力,同時也推出其他非屬醫療器材,但須運用AI技術或特殊演算法的輔助醫療或改善醫療院所管理的產品,例如兒童生長評估系統與智能化健檢排程系統 |
 |
ST:AI兩大挑戰在於耗能及部署便利性 兩者直接影響AI普及速度 (2024.11.11) 人工智慧(AI)技術在快速發展中展現出顛覆性的潛力,但其大規模應用也帶來了一系列環境挑戰。意法半導體類比、電源、MEMS和感測器事業群副總裁暨MEMS子產品事業群總經理Simone Ferri指出,目前的AI技術主要依賴專業人士,但如果要讓它成為更廣泛的解決方案,技術門檻必須降低,讓更多人能夠輕鬆使用 |
 |
意法半導體的邊緣AI永續發展策略:超越MEMS迎接真正挑戰 (2024.11.11) 隨著人工智慧日益滲透生活中的每一個層面,意法半導體也正積極將AI引入智慧感測技術領域,以更智慧、更開放且精準的方式推動邊緣AI的應用。 |
 |
從定位應用到智慧醫療 藍牙持續擴大創新應用領域 (2024.10.02) 低功耗藍牙技術的普及,促使藍牙設備在消費性電子、醫療保健、資產追蹤以及環境物聯網等領域的應用越來越廣泛。CTIMES透過這場研討會,聚焦藍牙技術的最新進展,並深入探討如何利用這些技術創新和應用,共同推動藍牙技術未來的發展及連接設備的普及 |
 |
運動科技的應用與多元創新 展現全民活力 (2024.08.01) 結合創新科技的軟硬體,推動新商業模式及新型態服務應用,進而提升運動體驗,科技與運動領域的結合將為未來的運動產業創造新價值。 |
 |
高級時尚的穿戴式設備 (2024.07.12) 根據分析機構Statista預測,在2024年智慧耳戴裝置、智慧手錶、智慧指環、腕帶和其他穿戴式裝置的出貨量將達到約5.6億個,與五年前的3.36億個出貨量相比,增幅超過65%。 |
 |
麗臺科技創新醫療應用 打造多元健康照護方案 (2024.06.26) 為了提升個人健康管理效能,麗臺科技結合精密的醫療專業設備與創新的生技產品,於今(26)日展示多元健康照護方案。在通過使用BtNPN植物奈米貼片(涼/溫感),搭配可攜式心電圖記錄器HRV Guard、穿戴心電圖記錄器H2 Plus、智能戒指甩戒加以檢測 |
 |
臺灣智慧醫療前進歐洲 跨域展現技術強實力 (2024.06.14) 臺灣醫療前進歐洲,首次臺灣形象展6月10~12日在德國柏林舉辦由經濟部國際貿易署主辦,外貿協會舉辦。7家臺灣智慧醫療業者組成的「智慧醫療館」,聚焦「智慧醫院」及「遠距醫療」兩大主軸,以人工智慧(AI)輔助結合醫療系統及設備,展現臺灣的研發與資通訊產業強實力,組隊搶攻全球智慧醫療版圖,預估帶來595萬美元的商機 |
 |
進康醫電發表臺灣首款醫用軟體 用手機鏡頭量測心率變異 (2024.06.13) 富采旗下子公司進康醫電今日宣布,成功研發台灣首款利用手機鏡頭進行心率變異分析(HRV)的醫用軟體。經過臨床試驗,其與心電圖的一致性高達95%以上,並已獲得衛福部許可證 |
 |
麗臺進駐雙和生醫園區推動智慧醫院發展 (2024.05.24) 智慧醫院為智慧醫療的核心,產醫界跨域合作推動智慧醫院發展再添一樁,麗臺科技(LEADTEK Research Inc.)宣布,與雙和醫院於雙和生醫園區簽署合作備忘錄。為更深入推動智慧醫療事業發展 |
 |
宏碁、國衛院與長庚醫院合作開發AI智慧預測系統 (2024.01.11) 心臟疾病長期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前2位,其中又以心肌梗塞的死亡率最高,不僅發生率逐年攀升,也有年輕化的趨勢。有感於冠狀動脈篩檢之瓶頸,宏碁旗下價值創新中心與宏碁智醫、國家衛生研究院及長庚醫療體系 |
 |
CTIMES編輯群看2024年 (2023.12.26) 在每年的一月號,CTIMES的編輯群們針對自身所關注的領域,提出各自對於科技產業的觀察心得與看法。今年編輯們有志一同,均看好AI應用的蓬勃,看來今年的關鍵字,非AI莫屬了 |
 |
艾邁斯歐司朗超低雜訊AFE感測器支援強化穿戴設備監測力 (2023.12.05) 艾邁斯歐司朗(ams OSRAM)推出超低雜訊類比前端(AFE)感測器—AS7058,延長了智慧手錶、智慧指環和其他可穿戴設備的電池壽命,同時提高從光電容積描記(PPG)或電訊號中獲取的生命體徵測量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 |
 |
麗臺科技展現台灣醫療創新實力 於MEDICA國際醫材展秀檢測方案 (2023.11.24) 麗臺醫療再度彰顯台灣在全球醫療界的創新實力。於2023年在德國杜塞道夫舉辦的全球最大國際醫療器材展MEDICA上,麗臺醫療展示包括台灣首創的自律神經檢測、智慧病房系列、離院居家檢測方案等多項產品及服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