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資策會MIC: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值上看5.45兆 (2025.05.07)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MIC)今日於《AI無界AI Boundless》研討會中發布最新半導體產業趨勢預測,看好在高效能運算(HPC)、人工智慧(AI)、次世代通訊、車用電子及物聯網(IoT)等五大關鍵應用需求的長期驅動下,台灣半導體產業將持續蓬勃發展 |
 |
意法半導體公布公司層級轉型計畫 調整製造據點並優化全球成本 (2025.04.14)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今日進一步公布其全球製造據點調整計畫的內容。這項行動是 2024 年 10 月所宣布轉型計畫的一部分 |
 |
新創Equatic開發技術 助海洋提升十萬倍二氧化碳吸存能力 (2025.04.13) 海洋自然吸收了人類活動產生的約四分之一二氧化碳,是地球上最大的碳匯。其中一家名為Equatic的公司,正在開發新的技術,以從空氣和海洋中捕獲更多的碳。
Equatic正在設計其聲稱將是首座商業規模、以海洋為基礎的碳移除工廠 |
 |
第三屆香港國際創科展聚焦五大科技領域 (2025.04.10) ‧ 香港國際創科展及香港春季電子產品展於4月13日至16日隆重登場,合共匯聚29個國家和地區超過2,800家展商參展
‧ 香港國際創科展聚焦五大科技領域,帶來低空經濟、人工智能、機械人技術、網絡安全、及智慧出行等範疇的尖端科技方案 |
 |
高能效馬達加速普及 引進智慧優化流程 (2025.04.08) 受到近年來的節能減碳、高效製造等趨勢發展驅動下,該如何製造出更高能效的馬達,已成為這波製造業投資汰換設備,並希望能最快獲得報酬的選項;包括上游馬達大廠也開始導入智慧自動優化流程、電動運具,期望能加速普及應用 |
 |
川普2.0時代的低碳轉型策略 (2025.04.08) 中華經濟研究院能源與環境研究中心主任劉哲良分享碳定價與碳治理的相關政策工具,以及企業如何建置碳管理關鍵行動,落實碳盤查並採取減碳措施,進而達到減緩管理的目標,為企業邁向綠色經濟提升績效 |
 |
聯電於新加坡白沙晶圓科技園區擴建新廠 預計2026年開始量產 (2025.04.07) 聯華電子(UMC)位於新加坡白沙晶圓科技園區的擴建新廠正式開幕,預計2026年投產,將使新加坡Fab 12i廠的總產能提升至每年超過100萬片12吋晶圓。新廠採用22奈米及28奈米製程技術,成為新加坡最先進的晶圓代工廠之一,主要生產用於通訊、物聯網(IoT)、車用及人工智慧(AI)等領域的關鍵晶片 |
 |
經濟部與多國分享空品感測技術 共促APEC環境經濟發展 (2025.03.21) 面對現今全球空污問題正損及人身健康,更突顯空氣品質監測的重要性。由工研院在經濟部產業技術司及APEC PPSTI(Policy Partnership for Science, Technology and Innovation;PPSTI)小組支持下 |
 |
亞洲烘焙指標賽事 2025城市麵包大賽 冠軍即將出爐 (2025.03.17) 亞洲指標烘焙展會「台北國際烘焙暨設備展(Taipei Int’l Bakery Show)」已於3/14(五)盛大開展,同期舉辦睽違7年的亞洲區烘焙指標賽事-城市麵包大賽,此賽事為台北發起的國際級烘焙賽事 |
 |
智慧城市展設立AI X ROBOT專區 創建無所不在的AI機器人視野 (2025.03.11) 迎接2025年智慧城市展即將開幕,台灣智慧自動化與機器人協會(TAIROA)今年也首次組團,帶領服務型機器人聯盟成員另闢「AI X ROBOT 主題專區」(Q1028攤位)。藉此以機器人無所不在為主題,展現機器人運用AI、IoT等技術發展與應用案例 |
 |
臺灣躍升高效能運算樞紐 晶片技術驅動創新應用 (2025.02.21) 為深入探究高效能運算(HPC)與晶片技術如何交融驅動未來發展,推動實際需求的創新應用。由國研院國網中心主辦的「亞洲高效能運算研討會」(HPC Asia 2025)於2月19至21日在新竹登場 |
 |
紐西蘭公司採用「樹木街景」技術 更精準掃描樹木健康狀況 (2025.02.17) 紐西蘭公司Treetech與新加坡企業Greehill合作,在紐西蘭南地格爾地區推出類似Google街景的樹木測繪技術,以更準確地掃描樹木的脆弱性。
這項技術利用搭載四百萬雷射和六個鏡頭的車輛,以每小時39公里的精確速度行駛,掃描並拍攝街道兩側的樹木 |
 |
驅動安全未來 Akamai 的全球邊緣智能與全雲端安全創新 (2025.02.14) 全球領先的雲端安全與內容傳遞服務供應商 Akamai Technologies 今日於台北舉辦 Akamai 全球邊緣智能與全雲端安全創新發表會,正式揭示最新的企業安全防護解決方案,幫助企業應對不斷演變的網路威脅,確保數據安全與基礎架構韌性 |
 |
新加坡研發植物電信號解讀裝置 應用於農業監測 (2025.02.13) 近年來,隨著全球氣候變遷加劇和糧食需求增長,農業科技成為各國關注的焦點。新加坡的研究團隊數年前就成功開發出一種能夠解讀植物電信號變化的裝置,持續幫助農民更精準地監測作物健康狀態 |
 |
歐洲科學家成功將量子運算核心元件縮小至晶片級別 (2025.02.11) 近期,歐洲科學家成功將量子電腦的核心元件縮小至晶片級別,為量子運算的普及化鋪平道路。這項突破性進展源自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學(NTU)的研究團隊,他們開發出一種利用超薄材料產生糾纏光子對的方法,將量子運算的關鍵組件縮小了約1000倍 |
 |
勤業眾信剖析川普2.0風暴 供應鏈洗牌將改寫經貿秩序 (2025.01.21) 2025年初首要國際大事,無非美國總統川普於今(21)日重返白宮,宣示力行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徵收關稅與製造業復甦等政策,「關稅壁壘、貿易戰、供應鏈重整、政策不確定」將成為4大關鍵字,牽動全球未來幾年的主要變數 |
 |
經濟部助攻鏈結矽谷生態圈 新創募資訂單上看4億台幣 (2025.01.15)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於今年美國CES消費性電子展後,除了率領涵蓋半導體、太空科技、醫療科技、量子運算與永續循環等領域,共11家台灣前瞻科技新創團隊及企業參展外,也積極鏈結矽谷新創生態圈,安排10家新創團隊至Stanford、Berkeley Skydeck二校拓展商務,可望創造4億台幣商機 |
 |
綠能科技前瞻 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尖端科技開箱 (2025.01.13) 為加速實現2050年淨零排放目標,中央大學「白色能源屋」集創能、儲能和節能三大技術,成為臺灣綠能科技的展示重鎮。中央大學今(13)日展現「白色能源屋」的尖端科技,邀請三位學者專家分享研究成果,期許引領台灣綠能科技與產業更蓬勃發展,在零碳時代共創永續美好 |
 |
CES 2025:工研院打造AI羽球訓練系統 提升選手訓練效果 (2025.01.09) 工業技術研究院於2025年國際消費電子展(CES 2025),展示了許多健康與智慧醫療科技。其中邀請了兩屆美國奧運羽球選手Howard Shu於現場體驗AI羽球訓練系統,以及宣布與新加坡Reliance Medical Technology(RMT)旗下的Reliance Biotech Corporation合作,共同推動iKNOBeads免疫療法平台的商業化 |
 |
CES 2025:全球創新記分卡揭曉 歐洲國家表現亮眼 (2025.01.09) 美國消費技術協會 (CTA) 在 CES 2025上發佈了最新全球創新記分卡,愛沙尼亞、芬蘭、德國、荷蘭、瑞典和瑞士等國榮膺創新冠軍。 這些國家在高技能勞動力、快速寬頻、對企業家友好的環境以及對新興技術的開放態度等方面表現突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