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工研院盤點半導體、機械、車輛科技能量 打造50條AI試製線 (2025.05.15) 面對當今產業高階產品的驗證門檻嚴格、試產成本重、設備驗證資源不足等痛點,由經濟部請工研院盤點院內能量,陸續開放包括半導體、機械、車輛等AI試產線與應用場域,以協助中小微企業、新創公司、創新產品開發業者突破研發瓶頸、加速創新落地 |
 |
Cadence攜手工研院 打造全台首創3D-IC智慧設計驗證平台 (2025.05.15) 益華電腦(Cadence Design Systems, Inc.)今(15)日舉行「全流程智慧系統設計實現自動化研發夥伴計畫」成果發表會,現場展示了多項成果,包含與工研院合作的全台首創的「全流程3D-IC智慧系統設計與驗證服務平台」,更榮獲2024年全球百大科技研發獎(R&D 100 Awards) |
 |
經濟部偕日月光導入ESCO服務 分享AI深度節能成功模式 (2025.05.12) 自2024年台灣積極推動「深度節能推動計畫」以來,除了曾創下每單位GDP使用電力僅11.98度/千元的歷年最佳紀錄。經濟部今(12)日也舉辦「節能標竿系列觀摩研討會」,特邀榮獲「節能標竿獎-金獎」的日月光半導體K5廠,來分享自主開發AI系統導入空調及製程能源管理的實務經驗 |
 |
世壯運前哨戰松菸登場 國科會展運動科技階段成果 (2025.05.11) 迎接2025世壯運賽事期間,國科會與教育部體育署攜手合作的智慧場域計畫,將在天母棒球場進行全球先進的棒球鷹眼系統落地實證,以及導入台北田徑場的配速系統同步登場,向全世界展示台灣運動科技的能量 |
 |
法人開放50條試製線撐中小企業 開發AI新品及培育實作人才 (2025.05.07) 為協助中小企業創新升級以因應關稅變局,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與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今(7)日共同宣布,將請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等致力研發產業技術的7大法人機構,陸續開放50條最先進設備的AI試製線,歡迎有需求的中小企業多加利用 |
 |
工研院攜手華南銀行以資金+技術雙引擎助企業邁向淨零轉型 (2025.05.07) 為加速企業邁向淨零轉型,工研院與華南商業銀行今(7)日共同舉辦「共創智慧永續論壇」,並正式簽署「強化金融創新策略協助企業永續顧問服務」合作合約。雙方此次攜手,象徵科技與金融兩大領域跨界整合,聯手為企業提供全方位的減碳解決方案,協助臺灣產業打造低碳韌性,開啟綠色經濟新局 |
 |
川普關稅解放日暫緩 機械中小企業90天急應變 (2025.05.07) 自川普首屆任期發起中美貿易戰以來,台灣雖然受惠於全球科技、供應鏈重組,對美依存度及出口創新高。卻也在這波對等關稅海嘯下首當其衝,被課以32%對等關稅,未來恐造就出口三殺局面 |
 |
碳有價化挑戰為機遇 (2025.05.07) 即使面臨美國總統川普二次上台後,再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提出對等關稅等一系列政策,衝擊全球經濟貿易活動與淨零碳排進度。但目前台灣產官方仍宣稱將持續導入AI技術推動深度節能政策,並銜接ESG、智慧製造 |
 |
風電就業與國際接軌 產訓合一為產業供應鏈培育專才 (2025.05.06) 為了培育離岸風電與海事工程領域專業人才,由經濟部能源署委託金屬中心營運的海洋專區,致力於推動綠能產業實務對接與國際專業認證。離岸風電就業輔導班自2020年起開辦多梯次培訓,觀察歷年最高關聯性就業率達81%,顯見培訓成果的實效 |
 |
AI「智慧創新大賞」成績揭曉 半導體業勇奪首面金牌 (2025.05.04) 為號召更多企業及學子投入研發AI應用技術及孕育專業人才,今年由經濟部辦理台灣首屆「智慧創新大賞」近日舉行決賽暨頒獎典禮,共有來自36國、1,253個團隊參賽。最終決賽由233個隊伍中遴選出93個獎項 |
 |
AI輔助駕駛方興未艾 資策會與產業夥伴合作開發智駕系統 (2025.04.28) 面對大客車事故頻傳、駕駛恍神與分心問題日益嚴重,AI技術正成為提升行車防護不可或缺的助力。根據交通部統計,2024年大型車事故主因中,超過一半與駕駛恍神、緊張或分心有關,凸顯提升駕駛專注力與預防危險行為的重要性 |
 |
台美聯手推進地熱開發 台灣海大與德州大學啟動能源合作 (2025.04.24) 台灣在綠色能源轉型的道路上再添國際助力。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正式啟動地熱能源研究合作,攜手加速北台灣地熱資源開發 |
 |
產研攜手展出車電科研成果 推動AI智慧車輛產業鏈 (2025.04.23)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TARC主題館今(23)日在智慧移動展正式登場,不僅由法人單位攜手28家廠商,發表AI智慧化與電動化應用的18項創新成果。更強調技術落地與產業供應鏈的應用,展現台灣在智慧車電領域的研發量能與產業競爭力,積極推動智慧移動技術升級 |
 |
經濟部與顯示業瞄準先進封裝需求 首創面板級全濕式解決方案 (2025.04.16)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於2025 Touch Taiwan籌組創新技術館,攜手友達、群創、達運、聯策、誠霸、永光等多家企業,展出「面板級封裝」、「車載顯示與智慧應用」、「先進顯示材料」、「低碳顯示與綠色製造」等4大領域,共27項研發成果 |
 |
德國將成立「超級高科技部」 聚焦研究、科技與航太 (2025.04.13) 根據德國即將上任的新政府的聯合執政協議,德國將成立一個新的「超級高科技部」,負責研究、科技和航太事務。根據這項計畫,目前的教育暨研究部將會被拆分,而教育部門將由目前的家庭、老年人、婦女和青年部接管 |
 |
金屬中心攜手中華電信 加速產業邁向2050淨零排放 (2025.04.11) 因應全球節能減碳趨勢並配合政府能源轉型政策,金屬工業研究發展中心與中華電信於4月10日正式簽署「推動淨零轉型服務合作備忘錄」,雙方將結合各自資源與專長,共同協助產業邁向淨零排放目標,並期望成為跨域合作的典範 |
 |
工研院攜手產業克服高關稅挑戰 以數位科技助攻深度節能 (2025.04.08) 順應目前仍有部份國家持續提升能源效率與潔淨技術研發,視之為產業未來重點策略。工研院今(8)日舉辦第四屆「ITRI NET ZERO DAY打造能源效率新勢力」論壇暨特展,邀請跨領域產業專家,共同探討如何以數位科技打造完善能源效率解決方案,並接軌國際趨勢攜手產業建構氫氨產業鏈,期待克服美國對等關稅新措施挑戰 |
 |
高能效馬達加速普及 引進智慧優化流程 (2025.04.08) 受到近年來的節能減碳、高效製造等趨勢發展驅動下,該如何製造出更高能效的馬達,已成為這波製造業投資汰換設備,並希望能最快獲得報酬的選項;包括上游馬達大廠也開始導入智慧自動優化流程、電動運具,期望能加速普及應用 |
 |
電巴充能標準奠基 擴大能源新佈局 (2025.04.08) 相較於現今市場上競爭劇烈的電動乘用轎車,台灣則除了尋求電動車AIoT時代的資通訊商機,更聚焦電動巴士發展,迎合「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推動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增添AI數位及淨零轉型的動能 |
 |
產發署長邱求慧上任 4大支柱強化產業韌性 (2025.03.27) 經濟部產業發展署今(26)日舉行新舊署長交接儀式,由經濟部產業技術司長邱求慧陞任產業發展署署長。將延續其早年任職產發署前身的工業局,參與台灣產業橫跨製造業自動化、電子化與資訊服務業多次轉型發展,亦跨及半導體、智慧電動車等多個關鍵領域經歷,未來將接下推動產業發展的重責大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