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2025.08.20)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陪伴製造產業數十年,匯聚了各領域的專業人士,也成為許多知名廠商參展的首選之地。隨著AI技術日益普及,製造業的升級需求不斷攀升,您也能在展會中發掘提升效能、優化品質、降低成本、促進永續發展的合作夥伴,開拓更多商業機會,共同邁向永續經營 |
 |
為何儲能是您的關鍵下一步? (2025.08.08) 隨著全球邁向淨零碳排的趨勢與日益增長的電價壓力,儲能技術已成為綠色基礎建設發展的核心。面對再生能源發展的不穩定性以及供需調節的挑戰,業界對表後儲能的需求預計將大幅增加 |
 |
AIx機器人--從AMR、機器狗到人形機器人--賦能百工百業 (2025.07.25) 在智慧化浪潮席捲全球的今日,機器人技術正快速進化,從自主移動機器人(AMR)、靈活敏捷的機器狗,到具備人形結構與AI能力的人形機器人,不僅改變了產業的樣貌,更重新定義了人機協作的可能性 |
 |
OnLogic與viso.ai結盟 加速邊緣AI視覺應用普及 (2025.07.24) OnLogic與viso.ai宣布建立策略夥伴關係,簡化並加速邊緣AI視覺解決方案的規模化部署。這項合作將結合OnLogic的強固型硬體與viso.ai的直覺化軟體平台,為各行業提供一套預先驗證、高度整合的解決方案 |
 |
AI助攻 逆向微影技術突破半導體物理極限 (2025.07.24) 人工智慧(AI)正成為推動先進晶片製造的關鍵力量。一篇最新的技術評論指出,「逆向微影技術」(Inverse Lithography Technology, ILT)在AI的加持下,正迅速崛起為克服半導體物理極限的核心解決方案 |
 |
ROHM推出「PFC+返馳式控制參考設計」 (2025.07.24) 半導體製造商ROHM(總公司:日本京都市)推出新的參考設計「REF67004」,該設計可透過單個微控制器控制廣泛應用於消費性電子和工業設備電源的兩種轉換器—電流臨界模式PFC(Power Factor Correction)*1和準諧振返馳式*2轉換器 |
 |
研究:小型AI模型可望成為兼具效能與成本效益的實用AI部署方式 (2025.07.24) 面對日益嚴峻的資安威脅,企業導入人工智慧以強化防護能力已成趨勢。然而,動輒需要龐大運算資源與預算的大型語言模型(LLM),對多數企業而言卻難以負擔。資安公司 Sophos 最新研究指出,小型 AI 模型有望成為兼具效能與成本效益的解方,為業界帶來更具實用性的 AI 部署方式 |
 |
Infinitesima啟動三年開發計畫 攜手ASML與imec打造次奈米級3D量測技術 (2025.07.24) Infinitesima 宣布正式啟動為期三年的開發計畫,並與包括極紫外微影領域的關鍵設備製造商 ASML 及奈米電子研發機構 imec 等多家合作夥伴攜手,針對新一代先進製程技術共同開發高解析度的線上3D晶圓量測解決方案 |
 |
資安應用不再仰賴LLM Sophos推小型AI模型新策略 (2025.07.24) 儘管大型語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s, LLM)在人工智慧(AI)領域掀起革新浪潮,其龐大的計算成本與高昂部署門檻,卻令多數中小型企業與資安公司難以負擔。Sophos即將發布的最新研究指出,透過智慧策略訓練小型 AI 模型,不僅保有高準確率,更具備商業實用性,讓資安公司在預算內同樣能發揮 AI的強大效益 |
 |
Alchemist Chicago計畫啟動 瞄準量子、AI與清潔科技新創 (2025.07.24) 美國芝加哥大學(University of Chicago)與知名矽谷創業加速器 Alchemist Accelerator 正式宣布聯手啟動「Alchemist Chicago」計畫,專注於扶植量子運算、人工智慧(AI)、清潔能源與深科技領域的新創企業 |
 |
DNA自組裝構建Moire奈米超晶格 開啟量子與感測技術應用潛力 (2025.07.24) 根據最新研究,國際科學團隊成功利用 DNA 自組裝技術,構建出帶有 Moire 干涉圖樣的超晶格奈米結構。這項創新不僅證明 DNA 可作為設計精密奈米結構的可編程材料,也開啟了在量子電子、精密感測器與未來材料科學中的應用潛力 |
 |
洛克威爾自動化報告智慧製造現狀 95%企業積極布局品管與人力 (2025.07.23) 洛克威爾自動化近日發表其第十年完成的《智慧製造現狀報告》,深入剖析企業對機器學習和雲端系統等新興技術的採用趨勢,並探討AI驅動智慧製造所產生的機會與挑戰 |
 |
電動車安全標準更受重視 科思創推出新一代電池阻燃灌封泡棉 (2025.07.23) 因電池安全向來是電動車普及過程中的關鍵挑戰,尤其是台灣近期連續發生電動巴士及電池工廠的爆炸事件而更受重視。如今該領域正掀起一場材料創新的浪潮,科思創也宣佈推出新一代阻燃灌封聚氨酯泡棉技術,將進一步鞏固其在電動車產業鏈中,扮演關鍵材料夥伴的戰略角色 |
 |
蔡司併購瑞士Pi Imaging 強化單光子偵測技術領先地位 (2025.07.23) 蔡司(Zeiss)今日宣布,已正式併購瑞士新創公司 Pi Imaging Technology。Pi Imaging Technology 專精於單光子崩塌二極體(SPAD)偵測器與相機的開發,其高靈敏度偵測技術將被整合至蔡司的高階螢光顯微鏡解決方案中,預計將大幅提升影像品質與科研應用潛力 |
 |
國科會推動科學園區擴建 聚焦環保與永續發展 (2025.07.23) 國科會今向環境部環境影響評估審查委員會報告「新設(含擴建)科學園區政策評估說明書」第2次修正案。此次修正案的核心,是為因應台灣科技產業,特別是 AI 晶片等先進製程的蓬勃發展,預計至 2050 年將新增約 2,000 公頃的科學園區用地 |
 |
首創市區公車100%電動化 嘉義市獲交通部淨零移動論壇表揚 (2025.07.23) 為加速邁向2050淨零碳排目標,交通部於7月22日假高雄展覽館舉辦「2025台灣氫能與電動大客車淨零移動論壇」,齊聚各界共同推動「2030年客運車輛全面電動化」的政策藍圖 |
 |
並非每筆告警都是威脅,Cynet內建原生 MDR幫您找出真正的攻擊 (2025.07.23) 面對未知的網路威脅攻擊與產業合規要求時,中小企業、政府機關或醫療院所大多仰賴傳統的端點安全解決方案,僅著重於預防或事件發生後的被動修復補救措施。即使意識到傳統防毒系統能力有限,開始編預算導入EDR產品,仍然難擺脫告警疲勞、事件調查與反應慢等老問題,也更凸顯資安人力不足的困境,根本問題依然沒有解決 |
 |
AI新十大建設出爐 布局矽光子、量子科技、機器人技術 (2025.07.22) 為因應國際情勢挑戰、擘劃台灣未來經濟發展藍圖,行政院今(22)日召開「行政院經濟發展委員會」第2次顧問會議(創新經濟分組),由與會顧問針對「AI新十大建設推動方案(草案)」等報告提出建言,待未來經過國發會進行統籌與考核,以及經發會、行政院院會等機制,將形成正式推動的政策與方向 |
 |
工研院成三井不動產RISE-A平台創始夥伴 共構台日半導體創新鏈結 (2025.07.22) 工研院正式與日本三井不動產集團旗下RISE-A創新社群平台簽署合作協議,雙方將聚焦於半導體新創企業的育成、技術輔導,加速台日在半導體與創新產業的國際合作。
圖左起為三井不動產集團總裁植田俊、三井不動產集團常務董事山下和則、工研院業發處處長傅如彬、工研院副院長胡竹生 |
 |
Ansys 2025台灣技術大會倒數 聚焦AI驅動研發 (2025.07.22) 模擬軟體方案商Ansys(已與Synopsys合併)宣布,即將於8月13日在新竹喜來登大飯店舉辦「Simulation World 2025 台灣用戶技術大會」。本屆大會以「AI 驅動未來模擬,開啟研發新世代」為核心,並邀請全球高階主管與台灣科技業領袖,共同探討模擬技術在半導體、矽光子、AI 伺服器等領域的應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