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 / 新聞列表

快速搜尋﹕ 方法﹕ 時間範圍﹕
創新在宅醫療 南臺科大智慧健康醫療科技研究中心展示成果 (2024.12.18)
  南臺科技大學智慧健康醫療科技中心日前舉辦2024年研發成果作品展示,智慧健康醫療科技研究中心為該校執行高等教育深耕計畫第2部分特色領域研究中心的單位及計畫。本計畫即將滿2年,此次展示15項研發成果作品...
台商PCB產業下半年成長起伏 估2025年產值突破8,000億 (2024.12.17)
  儘管現今全球經濟復甦緩慢,但受惠於旺季效應、主流終端產品溫和復甦,以及AI伺服器與網通設備等基礎設施規格提升和低軌衛星市場的推動下,台商印刷電路板(PCB)全球總產值在2024年Q3,仍將穩健成長至2,271億新台幣,達到年增9.6%、季增19.0%;2025年台商生產規模則將以5.7%的幅度持續擴張,總產值達新台幣8,541億元...
三總整合4大運動醫學為核心 打造台灣首座「智能恢復中心」 (2024.12.17)
  延續今年巴黎奧運、12強棒球賽以來,台灣運動員在國際體壇上屢創佳績。台北市三軍總醫院運動醫學暨智能恢復中心也在今(17)日正式開幕,成為台灣首座整合了4大運動治療核心的運動醫學暨智能恢復中心...
imec推出無鉛量子點短波紅外線感測器 為自駕和醫療帶來全新氣象 (2024.12.17)
  於本周舉行的2024年IEEE國際電子會議(IEDM)上,比利時微電子研究中心(imec)攜手其比利時Q-COMIRSE研究計畫的合作夥伴,展示第一款包含砷化銦(InAs)量子點光電二極體的短波紅外線影像(SWIR)感測器原型...
國家儲能系統檢測中心開幕啟用 助提升電網韌性與產業發展 (2024.12.17)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位於新竹科學園銅鑼園區的國家儲能系統檢測中心近日開幕暨啟用。「國家儲能系統檢測中心」啟用後,將成為在台最大儲能系統安全檢測試驗室,已完成防火、燃燒、震動及環境等試驗室建置,擁有最完整檢測項目,並具備360 kW/360 kWh儲能系統安全試驗能量的規模...
GB200機櫃供應鏈待優化 出貨高峰將延至2025年H1 (2024.12.17)
  近期市場關注NVIDIA GB200整櫃式方案(rack)供應進度,惟依TrendForce最新調查指出,由於GB200 Rack在高速互通介面、熱設計功耗(TDP)等設計規格,皆明顯高於市場主流。供應鏈業者需要更多時間持續調校、優化,預期最快將於2025年Q2後才可能放量...
2025手機市場競爭加劇 5G晶片與AI運算將成為各廠商研發重點 (2024.12.17)
  根據Counterpoint研究2023年第二季至2024年第三季的數據顯示,全球智慧手機晶片市場呈現多元變化,各主要晶片供應商持續推動產品創新與市場策略調整,以應對市場復甦及競爭態勢...
短波紅外線技術新突破 無鉛量子點感測器開啟環保影像新時代 (2024.12.17)
  短波紅外線(Short-Wave Infrared, SWIR)是指波長介於1至3微米之間的紅外光譜範圍,位於人眼不可見的光譜之外。SWIR感測器能夠透過偵測材料在此波段的特定反射特性,增強影像的對比度與細節,並分辨對人眼而言看似相同的物品...
直面農業高齡化與缺工 日智慧農業新技術協助升級轉型 (2024.12.17)
  在現代農業中,自動化技術已成為重要助力。花蓮縣長近日率領城市友好交流參訪團拜訪日本福岡久留米市的Inak system株式會社,參觀其自動化智慧農場,了解該公司在智慧農業領域的先進技術與應用模式...
因應地緣政治緊張 美國國防部推動無人機電池國產化 (2024.12.17)
  美國國防創新部門(DIU)近日宣布一項名為「無人系統先進標準電池系列」(FASTBAT-U)的新計畫,旨在解決小型無人機系統(sUAS)的關鍵儲能需求,尋求創新的電池解決方案,以增強國防技術性能,同時提升國內製造能力...
奈米科技助陣 微晶片快篩時代即將來臨 (2024.12.17)
  全球面臨各種健康威脅,快速、可靠的居家診斷測試需求日益迫切。紐約大學坦登工程學院研發出突破性微晶片技術,可望實現多疾病同步檢測、數據即時傳輸,將居家診斷推向新紀元...
運用無人機空拍提升污染蒐查成效 科技執法守護環境 (2024.12.17)
  為提升取締環保違規行為的稽查效能,臺東縣環境保護局運用科技設備加強蒐證執法,除了縮時攝影機以外,今年新增無人機(UAV)搭配紅外線熱顯像儀的空拍稽查作業,能夠稽查偏僻區域、溪谷流域等較難勘查的地形區域...
STM32 微控制器整合NPU 加速器,協助邊緣人工智慧發展 (2024.12.17)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推出首次整合機器學習(ML)加速器的新系列微控制器...
Anritsu 安立知年度盛會展現 AI 熱潮驅動無線通訊與高速介面技術飛速革新 (2024.12.17)
  人工智慧 (AI) 熱潮在 2024 年持續升溫,從雲端資料中心到邊緣裝置的應用不斷擴展,成為推動各種技術標準快速演進的核心力量。乙太網路 (Ethernet)、PCI Express (PCIe) 及 USB,以及 5G/B5G/6G 和 Wi-Fi 6/7 等無線通訊技術,持續在頻寬和傳輸速率上實現升級...
u-blox 推出適用於穿戴應用的新型 GNSS 晶片UBX-M10150-CC, 能以最小外形尺寸提供超低功耗和高定位精準度 (2024.12.17)
  定位與無線通訊技術的全球領導廠商u-blox(SIX:UBXN)宣佈,推出一款新型超低功耗 GNSS 晶片,這是精巧、高效定位技術的重大突破。透過提供前所未有的超小尺寸、高效率和效能,UBX-M10150-CC GNSS 將為運動和智慧手錶等精巧型穿戴式裝置的設計帶來重大變革...
全科會揭幕 魏哲家:多功能機器人是重要產業趨勢 (2024.12.16)
  4年一度的第十二次全國科學技術會議於今(16)日盛大召開為期3天的會議,以「智慧科技」、「創新經濟」、「均衡社會」及「淨零永續」4大主軸為核心,凝聚各界建言共同擘劃臺灣未來科技藍圖,全面推動科技創新與產業升級...
GenAI時代需求高速資料處理效能 3D NAND技術將無可取代 (2024.12.16)
  隨著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 GenAI)與邊緣運算的快速發展,全球對高效能、高容量儲存技術的需求急速攀升。雖然GPU與DRAM常被視為推動AI發展的核心,3D NAND技術憑藉其優異的儲存密度、可靠性與能源效率,成為支撐AI應用的關鍵基石,默默扮演著「隱形推手」的角色...
半導體面臨快速擴張與人才短缺挑戰 協作機器人助改善現況 (2024.12.16)
  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的不斷進步,晶圓製造設備的維護與優化成為產業關鍵議題。現代晶圓廠內,數百種高度複雜的製程設備同時運行,製造奈米級半導體產品需要依賴物理、化學與機器人技術的高度協同...
AI智慧工廠啟用 立捷新廠提升自動化產線效能 (2024.12.16)
  為達到轉型升級及提升競爭力,中保科技集團旗下立捷國際新建工廠今(16)日正式啟用,中保科董事長林建涵表示,立捷新廠的成立與啟用,宣示該集團正式跨入AI智慧製造關鍵里程...
報告:企業面臨生成式AI詐騙挑戰 需採用多層次防禦策略 (2024.12.16)
  生成式人工智慧(Generative AI)技術在大幅提升企業生產力之際,同時也讓詐騙與資安攻擊變得更加低成本且高效率。根據Experian發布的《2024年全球身分與詐騙報告》,這項技術正推動全球詐騙格局迅速演變,對消費者和企業構成重大威脅...
[第一頁][上10頁][上一頁]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下一頁][下10頁][最後一頁]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1.HK95K0PIGGKSTACUKQ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