账号:
密码:
CTIMES / Nvidia
科技
典故
简介UPS不断电系统

倘若供应计算机的电源发生不正常中断或是电流不稳定时,不断电系统UPS(Uninterruptible Power Supply)便担负起暂时紧急供应电源的功能,使计算机不会因停电而被迫流失数据,或者造成系统的毁损。
NVIDIA创下最新AI推论测试新隹绩 (2019.11.07)
NVIDIA(辉达)今天宣布继近期在最新的AI训练测试中的隹绩,最新资料中心与边缘AI推论作业效能测试皆双双创下速度最快的成果。 MLPerf Inference 0.5为业界首创独立AI推论测试基准套件,其结果向外界展现用於资料中心的NVIDIA Turing GPU与用於边缘运算的NVIDIA Jetson Xavier系统单晶片之优异表现
NVIDIA推出尺寸最小的边缘AI超级电脑Jetson Xavier NX (2019.11.07)
NVIDIA(辉达)今日宣布推出Jetson Xavier NX全球尺寸最小、功能最强大的AI超级电脑,能用於机器人和边缘嵌入式运算装置。 极为省电的Jetson Xavier NX 模组尺寸比一张信用卡还小,在运行现代 AI 作业时可提供高达 21 TOPS 的伺服器等级运算效能,而耗电量仅10瓦
异质整合推动封装前进新境界 (2019.10.02)
在多功能、高效能、低成本、低功耗,及小面积等要求发展的情况下,需将把多种不同功能的晶片整合于单一模组中。
Amazon采用NVIDIA T4 GPU 将人工智慧效能搬上云端 (2019.09.23)
犹如真人般的自动化客服内容、在任何连网装置上都能享受到专业工作站的运算效能及电影画质般的PC游戏,如今北美、欧洲及亚洲地区的AWS云端用户,也能透过全新Amazon EC2 G4执行个体享受到NVIDIA T4 Tensor 核心 GPU所带来的多样功能
NVIDIA即时对话式AI突破语言理解的AI训练、推论效能 (2019.08.14)
NVIDIA(辉达)今日宣布在语言理解领域获得多项突破,让企业透过即时对话式AI能更自然地与顾客互动。 NVIDIA的AI平台率先训练当今最先进的AI语言模型之一BERT(Bidirectional Encoder Representations from Transformers),用不到一小时就完成训练,并在2毫秒内完成AI推论
台湾计算云TWCC联手NVIDIA 助科学家驾驭GPU加速科学应用 (2019.06.27)
为让科学家容易上手,掌握GPU运算的优势,国家实验研究院高速网路与计算中心(国研院国网中心)首度与NVIDIA合作,於6月26日举办GPU Bootcamp学习营活动,进行OpenACC平行计算编程语法教学,以使国内使用者轻松了解与应用
NVIDIA与Volvo合作打造自动化驾驶卡车团队 (2019.06.20)
将自动驾驶车辆技术用於遍布全球的卡车产品,或许会产生出更大的优势。从大众运输、货运、林业,再到营造建筑等产业,可以延长车辆的行驶时间、行驶距离也变得更远,工作效率将更为提高
Volvo 集团选择与 NVIDIA 合作对卡车业务进行转型 (2019.06.19)
Volvo 集团与 NVIDIA 将携手提供自动驾驶技术给全球运输业者,运用人工智慧技术改写人类与车辆在各地的运输方式。 Volvo 集团周二在瑞典哥德堡总部宣布将使用 NVIDIA DRIVE 端到端自动驾驶平台,来训练、测试与导入自动驾驶人工智慧车辆,目标锁定大众交通、货运、废弃物与回收、营造建筑、采矿、林业等产业
NVIDIA携手合作夥伴发表25款全新笔电 (2019.05.28)
NVIDIA (辉达) 今日宣布由多家顶尖制造商合作夥伴推出的25款新型笔记型电脑,皆搭载能源效率极高的NVIDIA Turing显示晶片(GPU),让Turing世代具革命性光线追踪功能的笔电款式数量从今年稍早的近百款进一步扩展
家庭小帮手:新创公司的机器人可以收拾凌乱的房子 (2019.05.24)
Preferred Networks在GPU技术大会上介绍该公司的家用打扫机器人。
NVIDIA携手Red Hat共同加速企业级AI应用 (2019.05.17)
NVIDIA (辉达)与Red Hat於Red Hat Summit宣布,结合NVIDIA GPU加速运算平台及Red Hat最新发表的OpenShift 4,协助用户针对人工智慧 (AI) 与资料科学领域的 Kubernetes 在地部署。 Kubernetes 管理工作以往需耗费 IT 管理者大半天的时间,如今不到一小时就能完成
NVIDIA与伦敦国王学院携手为英国NHS医院打造首个AI平台 (2019.05.15)
NVIDIA (辉达) 与伦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宣布携手打造一个 AI 平台用以简化与加速复杂的放射科医疗流程,计画在近期内让英国 NHS (National Health Service)体系的专科医师,能透过训练电脑自动执行放射科影像作业中最耗时的判读程序
NVIDIA 携手工业局 举办「AI 策略高峰会」 (2019.05.02)
NVIDIA (辉达) 今天宣布携手经济部工业局举办「AI 策略高峰会」,透过全球AIoT应用与技术发展趋势,协助台湾各领域的企业经理人了解全球人工智慧 (AI) 趋势脉动,会中亦将邀请智慧制造与智慧无人机器领域的产业领导者,期??透过产业创新应用的实际案例分享
CAD/CAM掀起智慧浪潮 厂商策略各有不同 (2019.04.25)
CAD/CAM是制造领域的重要软体,近年来智慧化成为制造产业趋势,各厂商也纷纷制定新策略抢攻市场。
国研院与NVIDIA签署合作意向书 合作自驾车技术 (2019.04.18)
国家实验研究院今日与NVIDIA签订合作意向书,规划於台湾智驾测试实验室与NVIDIA全新的自驾车系统开发验证平台,展开全面合作,包含自驾车虚拟模拟软体、决策系统与自驾车体等,提升相关技术研发动能
NVIDIA与美国放射学会AI-LAB携手加速 AI放射诊疗应用 (2019.04.09)
NVIDIA (辉达) 今日宣布与美国放射学会 (American College of Radiology) 进行合作,联手协助全美放射医疗人员於所属机构透过所拥有的资料满足个别临床需求,为放射医学诊断打造并运用 AI
安森美半导体与NVIDIA合作开展基於云端的自动驾驶汽车仿真 (2019.03.21)
安森美半导体宣布正充分运用其精密的影像感测器建模技术为NVIDIA DRIVE Constellation仿真平台提供即时数据。该开放的、基於云端的平台为自动驾驶汽车的大规模的硬体??路测试(hardware-in-the-loop testing)及验证进行位元准确(bit-accurate)仿真
TYAN於GTC 2019展出采用NVIDIA T4加速器的新款优化AI推论GPU平台 (2019.03.20)
隶属神达集团,神云科技旗下伺服器通路领导品牌TYAN(泰安),於美国NVIDIA 2019 GPU技术大会(GTC)上展出一系列支援NVIDIA T4、NVIDIA V100 Tensor核心及Quadro RTX 6000的GPU加速卡伺服器平台,适用於深度学习、AI训练、推论及仿真影像渲染等各种需要大量运算的工作负载,自即日起至3月21日於加州圣荷西会议中心展出
NVIDIA、微软、Epic Games、Unity及各大游戏开发商於GDC 2019启动次世代游戏 (2019.03.20)
NVIDIA (辉达)宣布多项发展,进一步强化NVIDIA GeForce显示晶片(GPU)作为让游戏开发者能为游戏添加即时光线追踪效果的核心平台。NVIDIA GeForce行销负责人Matt Wuebbling表示:「可编程着色器在超过15年前推出时,彻底改变了游戏的样貌;如今即时光线追踪也肩负相同的使命,它代表着游戏开发的下一个重大变革
NVIDIA与Amazon Web Services导入AI至数百万连网装置 (2019.03.19)
NVIDIA(辉达)宣布与Amazon Web Services(AWS)IoT合作,双方将透过NVIDIA Jetson让客户数百万的连网装置能轻松部署AI和深度学习。NVIDIA与AWS联手推出的解决方案能让客户在AWS平台上轻松地建立、训练及最隹化模型,并运用AWS IoT Greengrass将模型部署於搭载Jetson的终端装置

  十大热门新闻
1 NVIDIA发表新AI工具 助力机器人学习和人形机器人开发
2 茂纶使用NVIDIA Omniverse及Epson机械手臂实现生成式AI瑕疵检测自动化
3 印尼科技领导者与NVIDIA合作推出国家人工智慧Sahabat-AI
4 印度机器人生态系利用NVIDIA创新 从仓储自动化到最後一哩路配送
5 u-blox加入NVIDIA Jetson合作夥伴生态系统 推动高精准度定位应用
6 NVIDIA AI Blueprint协助开发视觉AI代理 以提高效率、最隹化流程并创造空间
7 NVIDIA乙太网路技术加速被应用於建造全球最大AI超级电脑
8 黄仁勋:新的运算时代正在启动
9 Ansys透过NVIDIA Omniverse实现3D-IC设计3D多物理视觉化
10 日立轨道公司采用NVIDIA技术推进即时铁路分析

AD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读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远播信息股份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Powered by O3
地址:台北市中山北路三段29号11楼 / 电话 (02)2585-5526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