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深海科技突破 重現百年沉艦風貌
 

【CTIMES/SmartAuto 籃貫銘 報導】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599】

據外媒報導,一項在美國聖地牙哥外海進行的深海訓練與工程潛水任務,透過提升了深海探索技術,更意外拍攝到美國海軍F-1號潛艇的殘骸。這艘在1917年12月17日意外失事、導致19名船員罹難的第一次世界大戰時期潛艇,在沉寂海底超過百年後,透過尖端的深海成像技術,以高解析度的姿態呈現在世人眼前。

/news/2025/05/26/1628021400S.jpg

研究人員利用了國家深海潛水設施(NDSF)水下載具隊的兩大主力——載人深潛器Alvin和自主水下無人載具Sentry,對位於約400公尺(超過1,300英尺)深水域的F-1號潛艇殘骸進行了近距離的成像作業。

在航程中,研究團隊利用Sentry和「亞特蘭提斯號」研究船上的聲納系統,對潛艇進行了精密的測繪。此外,透過繫留載具上的攝影機,以及Alvin上的靜態與動態成像系統,捕捉到了潛艇的詳細影像。此次任務還順帶探測了一架1950年在相同地點附近墜毀的海軍魚雷轟炸機訓練機。

此次測繪和影像的成功獲取,得益於海軍研究辦公室(ONR)、大學國家海洋實驗室系統(UNOLS)、海軍歷史與遺產司令部(NHHC)以及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WHOI)等合作夥伴的專業知識和支持。NSF則在ONR和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的支援下,資助了NDSF載具隊。

「亞特蘭提斯號」研究船和AUV Sentry上的多波束聲納系統產生了殘骸及其周圍海底的詳細、高解析度地圖。與此相輔相成的是,Alvin上的高解析度攝影機捕捉到了殘骸的詳細影片和靜態照片,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成像專家將這些影像拼接成攝影測量模型,能夠精確測量潛艇以及多年來棲息在殘骸上的生物。

新工具和新技術的應用為未來任務提供了實時培訓,包括複雜海底地形的測繪策略。豐富的數據和影像讓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的海洋成像團隊利用攝影測量法重建了F-1號潛艇,最終呈現出令人驚嘆的3D模型。

相關新聞
車輛中心展現AI關鍵技術 聚焦Level 3自駕電巴與檢測服務
優必達、馬偕與NVIDIA聯手 推動AI醫療機器人創新應用
遠傳攜手微軟推動AI轉型 打造企業數據力應對全球經貿挑戰
InnoVEX 2025得獎名單揭曉 經濟部TREE新創團隊囊括5獎項
Bird Buddy推Petal智慧花園攝影機 透過AI探索植物生態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Computex] Nordic引領IoT產業邁向高效、互通、安全的全新階段
» Micro LED成本難題未解 Aledia奈米線技術能否開創新局?
» 高速時代的關鍵推手 探索矽光子技術
» xPU能效進化論 每瓦特算力成為AI時代新價值
» 氫能技術下一步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216.73.216.14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