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量子感測新突破 鑽石奈米「穿」新衣
 

【CTIMES/SmartAuto 籃貫銘 報導】   2025年05月26日 星期一

瀏覽人次:【488】

根據phys.org的報導,鑽石奈米晶體生物感測器性能不佳的問題,已被芝加哥大學普利茲克分子工程學院 (Pritzker School of Molecular Engineering, PME) 的研究團隊解決。他們將細胞生物學、量子計算、傳統半導體和高畫質電視的知識結合,不僅創造出革命性的新型量子生物感測器,更揭示了長期以來困擾量子材料領域的謎團。

這個《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的論文指出,研究團隊受到 QLED 電視技術的啟發,透過為鑽石納米粒子包覆一層特殊工程設計的外殼,成功打造出適合活細胞內部使用的量子生物感測器。此舉不僅實現了技術突破,也為如何透過改變材料表面來增強其量子特性提供了新的見解。

根據研究,量子位元在鑽石奈米晶體中即使在粒子小到可以被活細胞「吸收」(細胞可以吞噬並消化它們而不會排斥)的情況下,也能保持量子相干性。然而,鑽石粒子越小,其量子訊號就越弱。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團隊從量子點LED電視找到了靈感。QLED 電視使用鮮豔的螢光量子點來呈現豐富飽滿的色彩。在早期,這些顏色雖然鮮豔但卻不穩定,容易突然熄滅。

然而,由於感測器將進入活體,並非所有外殼都能適用,因此共同研究人員協助開發了一種矽氧烷(siloxane)外殼,它既能增強量子特性,又不會讓免疫系統察覺異狀。

團隊發現,添加二氧化矽外殼不僅保護了鑽石表面,更從根本上改變了內部的量子行為。材料界面驅動了電子從鑽石轉移到外殼中。從通常會降低量子相干性的原子和分子中耗盡電子,創造了一種更靈敏、更穩定的方式來讀取活細胞的訊號。

相關新聞
車輛中心展現AI關鍵技術 聚焦Level 3自駕電巴與檢測服務
優必達、馬偕與NVIDIA聯手 推動AI醫療機器人創新應用
遠傳攜手微軟推動AI轉型 打造企業數據力應對全球經貿挑戰
InnoVEX 2025得獎名單揭曉 經濟部TREE新創團隊囊括5獎項
Bird Buddy推Petal智慧花園攝影機 透過AI探索植物生態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Computex] Nordic引領IoT產業邁向高效、互通、安全的全新階段
» Micro LED成本難題未解 Aledia奈米線技術能否開創新局?
» 高速時代的關鍵推手 探索矽光子技術
» xPU能效進化論 每瓦特算力成為AI時代新價值
» 氫能技術下一步棋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216.73.216.147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