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總統川普TACO策略下歹戲拖棚的對等關稅稅率,如今總算陸續出爐,若無意外將延至8月開徵。資策會也在今(15)日參與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舉辦「美越貿易變局下台廠因應之道」論壇時建議台廠,可就中長期供應鏈韌性、法規符合與成本控制等多面向進行規畫與準備,以因應未來更為動盪的全球環境。
 |
資策會國際合作發展中心主任王志翔 |
目前在東南亞各國中,越南雖然因憑藉穩健的經濟動能與相對穩定的政經環境,成為近年台商推動新南向投資的主要地區,也是該區域關稅最低的國家之一。儘管政策面仍存在不確定性,設廠於越南的台商可望因其價格競爭優勢而受惠。
然而,由於美國這波宣佈對越南實施對等關稅自46%降至20%,且對經越南轉運的第三國商品仍課徵40%「轉運關稅」,顯示未來企業須面對更嚴格的原產地與技術來源追溯要求,供應鏈透明度將成為合規關鍵。
勤業眾信國際租稅服務資深會計師許嘉銘表示,這波貿易與稅務新政對深耕越南的台商而言,無論在營運成本、供應鏈合規還是技術來源追溯性都是實質挑戰。特別是越南當地供應鏈尚未完全健全,部份原物料仍高度仰賴中國大陸進口,若未及早強化在地供應鏈韌性與多元市場分散能力,未來面對制度突變將更易暴露營運風險。
資策會國際合作發展中心主任王志翔進一步指出,目前全球供應鏈正面臨貿易政策變化與地緣政治風險交織的複雜局勢。越南雖仍具備製造優勢,但受到美國針對越南商品實施對等關稅與轉口稅,基礎設施壓力與勞動成本上升等問題亦漸浮現,勢將影響台廠生產與出口成本。
王志翔表示,近年不少企業積極制定中長期策略加強供應鏈韌性,數位轉型與AI技術導入也被視為提升彈性與供應鏈透明度的重要方式;面對全球ESG規範日趨嚴格,企業亦逐步將永續策略納入海外布局與營運管理之中。王志翔建議:「台廠可就中長期供應鏈韌性、法規符合與成本控制等多面向進行規畫與準備,以因應未來更為動盪的全球環境。」
面對國際變局,台商應積極強化供應鏈韌性,無論是善用越南本地的關稅優勢,或採取多元布局策略,皆可透過策略性併購以因應潛在的關稅與營運風險,進一步推動短鏈佈局與數位轉型,將外部挑戰轉化為成長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