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腦晶片植入助癱瘓病人重獲行動力 但倫理挑戰待解
 

【CTIMES/SmartAuto 籃貫銘 報導】   2025年01月26日 星期日

瀏覽人次:【1839】

近期,《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期刊刊登了一篇由維也納醫科大學科學團隊撰寫的論文,該論文深入探討了腦部植入物技術的最新進展和未來挑戰。神經義肢技術正從動物實驗邁向人體試驗,為癱瘓、慢性疼痛、帕金森氏症和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帶來新希望。

論文指出,美國一名癱瘓患者在臨床試驗中接受腦晶片植入手術,透過腦機介面,他成功控制了輪椅、電腦鍵盤和游標,甚至能進行線上遊戲。然而,腦機介面技術仍面臨諸多挑戰,例如晶片效能衰減、訊號延遲等問題。此外,植入裝置的長期維護、臨床試驗結束後的設備使用權等問題也待解決。

神經義肢技術的核心是建立神經系統與外部設備的直接連接,實現功能恢復、疼痛緩解和感官功能改善。然而,作為與人類神經系統交互的接口,腦機介面技術也可能影響患者的意識、認知、情感狀態,甚至自由意志。因此,傳統的安全性評估方法已不再適用,需要建立新的評估模型,以保障患者的心理隱私和主觀體驗。

腦機介面技術的另一大挑戰是如何保障神經數據的安全。神經數據是高度敏感的信息,需要比其他健康數據更嚴密的保護措施。數據傳輸安全、數據保護指南制定、防範駭客攻擊等都是需要關注的重點。

隨著腦機介面技術的快速發展,如何平衡科技創新與倫理考量成為關鍵議題。

相關新聞
全球製造業供應鏈布局重組 2025年整體資服營收緩步向上
法人開放50條試製線撐中小企業 開發AI新品及培育實作人才
工研院攜手華南銀行以資金+技術雙引擎助企業邁向淨零轉型
資策會MIC:2025年台灣半導體產值上看5.45兆
磁性微型機器人與超音波陣列整合 實現精準神經幹細胞分化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高速時代的關鍵推手 探索矽光子技術
» xPU能效進化論 每瓦特算力成為AI時代新價值
» 氫能技術下一步棋
» 擴展AI叢集的關鍵挑戰
» 車載ADAS系統新趨勢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3.148.165.9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