帳號:
密碼:
最新動態
 
產業快訊
CTIMES/SmartAuto / 新聞 /
Neuralink腦機接口技術突破 癱瘓患者用意念控制遊戲
 

【CTIMES/SmartAuto 王岫晨 報導】   2025年07月02日 星期三

瀏覽人次:【392】

由伊隆·馬斯克(Elon Musk)創辦的Neuralink公司,在腦機接口(Brain-Computer Interface, BCI)技術領域取得了里程碑式的進展。該公司開發的N1植入物已成功應用於人體試驗,使癱瘓患者能夠通過「意念」控制電腦游標,進行下棋、玩遊戲等操作。這項技術不僅為醫療領域帶來革命性潛力,也被視為未來人機互動及「未來互聯網」的關鍵技術。

Neuralink的N1植入物是一款尺寸僅如硬幣大小的腦機接口設備,內含1024個電極,分佈於64條超薄柔性線程上,通過專用機器人(R1 Robot)精準植入大腦運動皮層,避開血管以減少損傷。該設備能記錄並解碼神經元活動,將腦電信號無線傳輸至外部應用程式,轉化為動作指令。Neuralink已成功為至少六名患者植入此設備,其中包括因脊髓損傷或肌萎縮側索硬化症(ALS)導致四肢癱瘓的患者。首位植入者Noland Arbaugh在2024年3月的直播中展示了用意念控制游標下棋的能力,他表示這項技術「就像使用原力」,極大提升了他的生活品質。第二位患者Alex則成功使用植入物玩第一人稱射擊遊戲《Counter-Strike 2》,並學習電腦輔助設計軟體。第三位患者Bradford Smith,一名ALS患者,通過意念控制游標進行打字、點擊,甚至玩《Mario Kart》。

Neuralink的技術為癱瘓患者提供了恢復自主能力的希望,特別是在控制外部設備、恢復溝通能力方面。例如,該技術可幫助「閉鎖綜合症」患者通過腦信號操作電腦或手機,甚至未來可能通過刺激神經恢復肢體運動。此外,Neuralink正在開發「Blindsight」項目,旨在通過直接刺激視覺皮層幫助視障人士恢復視力,該項目已於2024年9月獲得美國FDA突破性醫療器械認證。然而,技術挑戰依然存在,例如電極線程脫落問題(Arbaugh曾遭遇85%線程脫落),以及長期植入的生物相容性和耐用性問題。倫理方面,專家警告需警惕技術濫用、隱私洩露及對人類自主性的潛在影響,強調必須在嚴格監管下推進研究。

相關新聞
新唐科技的 NPCM8mnx BMC 晶片通過 OCP S.A.F.E. 安全認證
環旭電子打造輕量AI邊緣運算平台搶攻歐美市場
科技製造業銷售轉型×可落地AI方案 打造更具營運韌性與競爭力模式
受地緣政治影響 TrendForce下修今年AI server出貨量增幅
數位科技重塑全球貿易版圖 服務業躍升新焦點
相關討論
  相關文章
» 女媧創造運用AWS打造AI機器人生態系
» 快速建立現場韌體更新機制——MDFU
» CPO引領高速運算新時代 從設計到測試打造電光融合關鍵實力
» Microchip:整合AI/ML技術 PIC32A系列MCU鎖定邊緣智慧應用
» 從烏克蘭到AI製造鏈的戰略新局


刊登廣告 新聞信箱 讀者信箱 著作權聲明 隱私權聲明 本站介紹

Copyright ©1999-2025 遠播資訊股份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Powered by O3  v3.20.2048.216.73.216.145
地址:台北數位產業園區(digiBlock Taipei) 103台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三段287-2號A棟204室
電話 (02)2585-5526 #0 轉接至總機 /  E-Mail: webmaster@ctimes.com.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