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外媒報導,麻省理工學院(MIT)正開發一項新的毫米波(mmWave)技術應用,有望改變倉儲物流的運作流程。這項名為mmNorm的毫米波(mmWave)成像系統,能讓倉庫機器人「透視」密封的紙箱,在不開啟包裝的情況下,精確偵測內部物品的損壞情況並重建其3D模型。
 |
(MIT) |
這項技術利用與Wi-Fi訊號相同的毫米波,透過分析訊號從隱藏表面反射的方式,生成箱內物品精確的3D模型。毫米波特別擅長穿透紙板、塑膠甚至室內牆壁等材料。當這些電波擊中箱內物體時,它們會反射回來,mmNorm系統捕捉這些反射,並將其輸入演算法中,以估計隱藏物品的表面形狀和方向。
mmNorm它巧妙地運用物理原理,不同於傳統雷達系統忽略那些從雷達反射開的訊號,mmNorm 會捕捉這些反射,以推斷隱藏表面的形狀和方向。這個系統不僅僅追蹤訊號來源,還會分析物體表面的朝向。
為此,MIT 團隊使用配備雷達裝置的機械手臂,在密封箱周圍移動時,收集多個測量數據,從而建立箱內物品的詳細3D圖像。
在測試中,mmNorm在重建複雜物品(如電鑽和餐具)方面達到了96%的準確性,相較於類似系統的78%準確度有顯著提升。這意味著在倉庫環境中,機械手臂可以在包裹沿著輸送帶移動時,無需拆開包裝就能檢查其內容。
這項技術也為人形機器人開闢了新的可能性,它們可以在倉庫中巡視,即時評估包裹是否損壞或零件缺失。然而,該技術在穿透金屬或非常厚的牆壁方面表現不佳,這限制了一些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