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2025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 (2025.08.20) 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陪伴製造產業數十年,匯聚了各領域的專業人士,也成為許多知名廠商參展的首選之地。隨著AI技術日益普及,製造業的升級需求不斷攀升,您也能在展會中發掘提升效能、優化品質、降低成本、促進永續發展的合作夥伴,開拓更多商業機會,共同邁向永續經營 |
 |
推進負碳經濟 碳捕捉與封存技術 (2025.05.07) 發展碳捕捉與封存(CCS)等負排放技術,才能補償無法減排或後期累積的排放量。到2050年,全球CO2減排量約有15%需要依賴CCS實現。在此背景下,CCS技術已成為重工業和能源業脫碳的關鍵工具 |
 |
Wi-Fi 7市場需求激增 多元應用同步並進 (2025.05.07) Wi-Fi 7不僅是速度的躍進,更是連接範式革命的開端。當家庭網路可同時承載8路8K影片串流,工廠機器人實現亞毫秒級協同,AR眼鏡獲得雲端渲染支援,整體的應用數位化進程將邁入全新階段 |
 |
氫能技術下一步棋 (2025.05.07) 隨著國際對氫能的關注升高,全球已進入加速能源布局階段,台灣若能善用自身優勢,串聯產學研能量,積極參與國際合作,那麼氫能技術的下一步棋,不僅是能源的革新,更是產業轉型的重要契機 |
 |
碳有價化挑戰為機遇 (2025.05.07) 即使面臨美國總統川普二次上台後,再度退出巴黎氣候協定,並提出對等關稅等一系列政策,衝擊全球經濟貿易活動與淨零碳排進度。但目前台灣產官方仍宣稱將持續導入AI技術推動深度節能政策,並銜接ESG、智慧製造 |
 |
智慧永續管理平台的發展趨勢 (2025.05.07) 現代的ESG或永續管理平台,已不再是僅僅用於數據收集和報告生成的簡單工具。它們是綜合性的管理系統,幫助企業系統性地整理、追蹤、管理、衡量並報告其在環境、社會和治理方面的表現數據 |
 |
CNC數控推進磨削技術應用升級 打造人型機器人關鍵零組件 (2025.05.07) 迎合現今全球人型機器人市場正透過技術進步和市場需求推動其發展,與之相關的機構、零組件供應鏈,以及上游加工設備、工藝等挑戰,隨之應運而生。 |
 |
TrendForce:自動化成關稅戰避風港 美智慧工廠成本遠超陸廠 (2025.05.06) 根據TrendForce最新發表《人機科技報告》指出,即使美國川普政府暫緩90日實施「對等關稅」政策,卻已造成全球製造業與供應鏈格局的深遠影響,從長鏈、全球化走向短鏈、區域化,更促使企業重新檢討製造據點配置與供應風險,尋求強化韌性的新策略 |
 |
KSC XA輕觸開關提供聲音柔和的輕觸回饋,增強用戶體驗 (2025.05.06) Littelfuse公司是一家多元化的工業技術製造公司,致力於為永續發展、互聯互通和更安全的世界提供動力。該公司今日隆重推出 KSC XA系列柔和聲音輕觸開關 ,為需要安靜、可靠觸覺回饋的應用提供了關鍵解決方案 |
 |
風電就業與國際接軌 產訓合一為產業供應鏈培育專才 (2025.05.06) 為了培育離岸風電與海事工程領域專業人才,由經濟部能源署委託金屬中心營運的海洋專區,致力於推動綠能產業實務對接與國際專業認證。離岸風電就業輔導班自2020年起開辦多梯次培訓,觀察歷年最高關聯性就業率達81%,顯見培訓成果的實效 |
 |
機械公會參訪金豐淨零轉型 籲產業跟進解出口衝擊 (2025.05.02) 面臨美國川普2.0貿易政策調整的外部壓力,加上全球淨零減碳的轉型需求,正形成雙重挑戰。政府應在前瞻性的產業政策中納入綠色生產,短期可刺激內需市場,長期則能加速產業綠色轉型 |
 |
本田次世代燃料電池模組技術 預計2027年量產 (2025.04.30) 本田汽車(Honda Motor Co.)日前展示了其次世代燃料電池模組,額定輸出功率達到150千瓦,相較於現行與通用汽車共同開發的模組,在功率上有所提升。這款預計於2027年量產的模組 |
 |
貿澤電子新品搶先看:2025年第一季新增超過8,000項元件新品 (2025.04.29) 貿澤電子 (Mouser Electronics) 為原廠授權代理商,致力於快速推出新產品與新技術,為客戶提供優勢,協助加快產品上市速度。貿澤受到超過1,200個半導體及電子元件製造商品牌的信賴,幫助他們將新產品賣到全世界 |
 |
車載ADAS系統新趨勢 (2025.04.29) 全球每年約有百萬人死於交通事故。在這些交通事故中肇因主要為駕駛者的人為失誤所造成,而近年來導入各式的輔助系統確實有效地降低事故傷亡率。
為降低人為因素所造成之交通意外,車廠皆已紛紛投入先進駕駛輔助系統(ADAS)或自駕車(Autonomous Vehicle)相關技術研究開發 |
 |
影像感測器導入自主移動機器人應用 協助提升感測環境並互動 (2025.04.28) 隨著機器人和自動化技術正在重塑全球各行各業,從倉庫到醫療保健設施,都將顯著提升了生產力、效率和安全性,與稼動率的可視化。影像感測器更是其中核心,使機器人得以精準感測周圍環境並互動,將擴展機器人的功能,為各產業創造新的機遇,並改善人們工作和生活方式 |
 |
ROHM推出高功率密度新型SiC模組 助力車載充電器OBC實現小型化 (2025.04.28) 半導體製造商ROHM(總公司:日本京都市)推出4in1及6in1結構的SiC塑封型模組「HSDIP20」。該系列產品非常適用於xEV(電動車)車載充電器(以下簡稱 OBC)的PFC*1和LLC*2轉換器等應用 |
 |
鈺創展示Edge AI微系統技術方案 COMPUTEX秀大廠合作項目 (2025.04.27) 鈺創科技(Etron)日前舉辦COMPUTEX 2025展前發布會,由董事長盧超群率領集團及子公司幹部,展示其在Edge AI領域的最新技術與解決方案。此次發布會聚焦於AI落地應用,涵蓋高速傳輸、3D視覺、隱私保護及記憶體解決方案,全面布局智慧生活 |
 |
Wi-Fi 6物聯網設備市場潛力強勁 加速產業數位轉型 (2025.04.25) 在萬物互聯的時代,物聯網設備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增長,傳統無線網絡技術已難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最新一代Wi-Fi 6技術的出現,為物聯網發展帶來了革命性的突破,正在重塑智慧家庭、工業自動化和智慧城市等多個領域的應用場景 |
 |
荷蘭CuRe科技創新化學回收技術 提升聚酯纖維再利用率 (2025.04.24) 聚酯纖維作為廣泛應用的塑膠材料,其回收率長期偏低。然而,荷蘭新創公司CuRe Technology開發出一項創新的化學回收技術,有望顯著提升聚酯纖維的再利用率。該公司指出,全球每年生產龐大的聚酯纖維,但僅有極少部分被回收,凸顯了現有回收技術的局限性 |
 |
全球經濟劇變 台灣製造業亟需透過數位轉型重新定位 (2025.04.22) 在全球經濟劇變與產業轉型壓力下,台灣製造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原物料成本飆升、人才短缺、供應鏈不穩、國際政策波動,以及數位化腳步的落後,都讓產業備感壓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