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OMPUTEX-創新法商展現實力 深耕台灣及布局亞洲市場 (2025.05.12) 2025年台北國際電腦展(COMPUTEX Taipei)將於5月20日至23日於台北南港展覽館一、二館盛大舉行,吸引近1,400家國際科技大廠及約450家新創企業參展。法國在台協會商務處(Business France)籌組的法國館自2016年起多次進駐InnoVEX新創專區 |
 |
COMPUTEX AWS創新高峰會 雲端專家聚焦「從區域到全球」視野 (2025.05.06) 「AWS 創新高峰會」即將於本月的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期間舉行,本屆將聚焦AWS如何驅動全球科技演進與產業創新,並深入探討雲端科技的最新趨勢與應用,以協助企業因應不可遏止的數位轉型浪潮 |
 |
阿聯酋大學研發非侵入式血流監測 採壓電感測器實現高精準度 (2025.05.05) 阿聯酋大學研究團隊研發出一項全新的非侵入式血流監測技術。這項創新技術運用壓電壓力感測器,透過特殊材料在承受機械應力時產生的電場變化,精確量測如血流速度和黏度等關鍵生理數據 |
 |
台達支持經濟學人發表永續AI報告 強調電網韌性為重要挑戰 (2025.04.30) 由台達支持經濟學人集團旗下Economist Impact所撰寫的全球研調報告《Greening intelligence: Charting the future of sustainable AI》今(30)日正式發表,其中透過調查全球逾600家AI供應鏈、應用端企業的洞見;並深度訪談多家AI領導企業 |
 |
AI機器人成長加速 2031年市場規模上看940億美元 (2025.04.28) 最新的預測顯示,人工智慧(AI)機器人的成長速度遠超一年前的預期,未來的成長率也將大幅提高。全球AI機器人市場預計將在2031年達到940億美元的規模,較先前的預期高出30% |
 |
荷蘭CuRe科技創新化學回收技術 提升聚酯纖維再利用率 (2025.04.24) 聚酯纖維作為廣泛應用的塑膠材料,其回收率長期偏低。然而,荷蘭新創公司CuRe Technology開發出一項創新的化學回收技術,有望顯著提升聚酯纖維的再利用率。該公司指出,全球每年生產龐大的聚酯纖維,但僅有極少部分被回收,凸顯了現有回收技術的局限性 |
 |
德台貿易首季穩健成長 積極佈局台灣航太、能源、智慧城市 (2025.04.17) 德國經濟辦事處今(17)日發布最新雙邊貿易數據,並強調德國企業正積極深化在台灣科技產業的布局,不僅著眼於台灣在全球半導體供應鏈中的關鍵地位,更將目光投向綠色科技、數位轉型以及智慧城市等高潛力領域的合作機會 |
 |
產學界攜手啟動碳盤查系統推動永續轉型 (2025.04.17)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近日舉辦「碳盤查系統捐贈儀式暨淨零論壇」,並正式發表「臺科大淨零宣言」,展現對永續發展與淨零碳排的堅定承諾。此次論壇匯聚產學界專家與企業夥伴,聚焦碳管理、數位賦能與永續轉型等關鍵議題,攜手以創新科技共創永續未來 |
 |
南台灣高科技創新廊帶啟動 AI基礎建設助攻中小微企業數位轉型 (2025.04.10) 政府推動「五大信賴產業政策」,目標在於實現南北均衡發展,並積極打造「南台灣高科技創新廊帶」,在此政策引導下,AI運算硬體基礎建設發展可期。然而,要真正發揮政策效益,關鍵在於讓南部的中小微企業能夠有效應用AI技術,結合在地產業需求,推動整體產業升級 |
 |
耀眼智能捐百萬專利檢測系統 協助中臺科大學子增能 (2025.04.09) 視光教育再升級,為台灣視光產業注入新血。耀眼智能科技與中臺科技大學攜手簽署「雙眼視機能檢測產學合作協議」,並捐贈價值逾百萬元、具多項台灣發明專利的高階雙眼視檢測系統,為學生提供先進的學習資源,全面提升視光系教學設備品質,強化視光教育實務教學與養成臨床技能 |
 |
電巴充能標準奠基 擴大能源新佈局 (2025.04.08) 相較於現今市場上競爭劇烈的電動乘用轎車,台灣則除了尋求電動車AIoT時代的資通訊商機,更聚焦電動巴士發展,迎合「2030年市區公車全面電動化」政策,推動智慧充電管理系統,增添AI數位及淨零轉型的動能 |
 |
金屬中心呼應AI趨勢擴展能源、航太、醫療領域創新研發 (2025.03.21) 金屬中心於2025智慧城市展(高雄場)展現科技實力,呼應大會「綠色、數位雙軸轉型」主題,以「譜寫未來主旋律」貫穿四大主題區,展示近33項技術與服務。「擴散知識」透過影音、社群圖文科普,呈現研發故事與應用亮點 |
 |
學研界聯手促進國防科技創新 加速研究成果落地應用 (2025.03.19) 為促進國防科技創新研發及培育高階人才,國家中山科學研究院於今(19)日攜手國立臺灣大學、國立雲林科技大學、國立虎尾科技大學,在國立臺灣大學雲林分部舉行「交流合作備忘錄」簽署儀式 |
 |
半導體產業未來的八大關鍵趨勢 (2025.03.14) 意法半導體對未來一年乃至更長時間內,可能持續影響並重塑產業發展的關鍵趨勢預測。 |
 |
臺科大攜手研華推動創新科技與培育人才 (2025.03.07) 為推動科技創新與培育人才,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與研華公司正式簽署產學合作協議,旨在結合臺科大多元領域研究能量與研華產業發展策略,以智能設備及AI邊緣運算擴大台灣及全球人才培育 |
 |
富邦產險影像智能辨識系統助力太陽能案場安全 (2025.03.03) 2024年颱風接連來襲,太陽能案場面臨嚴峻檢驗,考量颱風前後之安全檢測皆需仰賴維修人員高處作業將面臨更多風險,富邦產險損害防阻團隊攜手富邦金控數據科學部共同研發「太陽能板異常智能辨識系統」 |
 |
臺澳共創科技農業新經濟 打造農食生態系統 (2025.02.20) 農業合作邁向國際化,農業部與澳洲農漁林業部日前在澳洲布里斯本舉辦第19屆臺澳農業合作會議,在農業優先政策、順暢市場進入產品,以及延續因應氣候變遷之農業技術合作交流 |
 |
東擎科技iEP-6010E系列導入NVIDIA Super Mode AI效能飆升2倍 (2025.02.11) 邊緣AI革命揭開揭幕,東擎科技(ASRock Industrial)強勢領航!工業電腦領導廠商東擎科技攜手美國晶片大廠輝達(NVIDIA),為旗下iEP-6010E系列與 iEP-6010E系列開發套件(Dev Kit)導入支援NVIDIA®Jetson Orin™ NX和Jetson Orin™ Nano模組的Super Mode功能,並可透過NVIDIA JetPack™ 6.2 軟體開發套件啟用 |
 |
腦晶片植入助癱瘓病人重獲行動力 但倫理挑戰待解 (2025.01.26) 近期,《The Lancet Digital Health》期刊刊登了一篇由維也納醫科大學科學團隊撰寫的論文,該論文深入探討了腦部植入物技術的最新進展和未來挑戰。神經義肢技術正從動物實驗邁向人體試驗,為癱瘓、慢性疼痛、帕金森氏症和癲癇等神經系統疾病患者帶來新希望 |
 |
AIoT辨識舊衣的新創意 將回收轉化為智能化操作流程 (2025.01.23) 在全球積極推動永續發展的浪潮中,舊衣回收與再利用正成為焦點議題。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衍生的新創企業—沛德永續科技,以創新的 AIoT技術,在今年CES展會上推出了舊衣回收辨識解決方案,不僅吸引國際目光,更獲得高度肯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