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雲林氣候永續學院培育綠領人才 縣府與雲科大簽署合作備忘錄 (2025.05.16) 因應全球氣候變遷與淨零轉型趨勢,雲林縣政府與國立雲林科技大學今(16)日聯合舉辦「雲林氣候永續學院」開幕儀式,由縣長張麗善與雲科大校長張傳育共同簽署「氣候永續學院合作備忘錄」,正式宣示雙方將攜手推動地方永續治理與綠領人才培育,為雲林邁向綠色轉型注入新動能 |
 |
意法半導體推出工業級加速計 其整合了邊緣 AI 與超低功耗技術,適用於免維護智慧感測應用 (2025.05.15) 服務橫跨多重電子應用領域之全球半導體領導廠商意法半導體(STMicroelectronics,簡稱ST;紐約證券交易所代碼:STM)推出全新工業級 MEMS 加速計 IIS2DULPX,結合機器學習、低功耗設計與高溫操作能力,有助於在資產追蹤、機器人、工廠自動化、工業安全設備與醫療裝置等應用領域推動密集感測部署,促進智慧化與數據導向的作業與決策 |
 |
叡揚資訊與復興高中攜手培育資安新世代 (2025.05.14) 叡揚資訊與台北市復興高中於近日正式簽署產學合作備忘錄,將在資訊安全教育、人才培育及實習計劃等方面開啟合作,除了能夠為學生提供多元化的學習體驗,更能有效提升學生未來升學及就業所需的專業技能,期待深化高中生對資訊安全領域的認識與興趣,並協助學生提早接觸產業趨勢 |
 |
擷發科技揭AI與ASIC雙引擎成果 AIVO平台助智慧應用落地 (2025.05.14) 專注於 AI 與 ASIC 晶片設計服務的擷發科技(MICROIP)發表 CAPS「跨平台 AI 軟體服務」與 CATS「客製化 ASIC 設計服務」雙引擎策略最新成果,透過 CATS 與 CAPS 雙引擎的串聯,實現軟硬體設計的全面整合,進一步拓展至 AI 應用層的系統整合,擴大產業鏈價值 |
 |
產學界合作打造AI教育新標準 育成新一代AI應用高手 (2025.05.13) 近年來全球掀起生成式AI應用的熱潮,帶動高效能運算平台的需求大幅增加。因應日益增長的算力需求,雲科大﹑AMD及群聯電子攜手合作,在雲科大設立「雲科大x AMD x群聯電子人才培育實驗室」,共同願景在於協助學校培育AI產業應用人才,推動臺灣AI產業生態鏈的發展 |
 |
南臺科大攜手工研院開發AI羽球教練系統獲CES 2025國際雙料大獎 (2025.05.12) 南臺科技大學與工業技術研究院光電所聯手開發的創新科技「AI羽球教練」系統,在2025年美國消費性電子展(CES 2025)從眾多創新產品中脫穎而出,獲得主辦單位CTA官方媒體《TWICE》頒發的「精選大獎」(TWICE Picks Award)及「年度最具影響力技術」殊榮,展現台灣在人工智慧與智慧運動領域的強勁實力 |
 |
DigiKey 2025年第一季增加近10萬個新產品導入(NPI)和100多家新供應商 (2025.05.09) DigiKey 是全球商業經銷領導廠商,提供最豐富的技術元件和自動化產品,備有庫存,可立即出貨。很榮幸宣佈於 2025 年第一季擴充其豐富的產品品項。新增的 104 家供應商以及 98,320 款創新新產品導入 (NPI) 包含於核心業務、商城,以及 DigiKey 物流計畫中 |
 |
法人開放50條試製線撐中小企業 開發AI新品及培育實作人才 (2025.05.07) 為協助中小企業創新升級以因應關稅變局,經濟部產業技術司與中小及新創企業署今(7)日共同宣布,將請工研院、金屬中心、紡織所等致力研發產業技術的7大法人機構,陸續開放50條最先進設備的AI試製線,歡迎有需求的中小企業多加利用 |
 |
以NPU解決邊緣運算功耗與效能挑戰 (2025.05.07) 隨邊緣AI無疑是近期AI應用最受注目的項目,也將是接下來裝置與零組件商聚焦的市場.對此,CTIMES東西講座特別邀請耐能智慧(Kneron)親赴現場,並由該公司資深技術行銷經理陳宇春解析最新發展趨勢,以及耐能智慧在此領域的創新技術與策略佈局 |
 |
AI 智慧農業躍上國際舞台 清大國際學生團隊奪冠代表臺灣出賽 (2025.05.05) 一年一度舉辦的霍特獎(Hult Prize)被譽為「學生界諾貝爾獎」,此項競賽旨在激勵全球青年具有社會企業家精神,匯聚青年力量來解決地球面臨最嚴峻的挑戰。霍特獎近日首度於臺南舉行「2025 臺灣賽」 |
 |
擴展AI叢集的關鍵挑戰 (2025.05.05) 擁有資料中心的企業,進行AI部署只是時間問題。本文將探討擴展AI叢集的關鍵挑戰,並揭示為何 「網路是新的瓶頸」。 |
 |
AI「智慧創新大賞」成績揭曉 半導體業勇奪首面金牌 (2025.05.04) 為號召更多企業及學子投入研發AI應用技術及孕育專業人才,今年由經濟部辦理台灣首屆「智慧創新大賞」近日舉行決賽暨頒獎典禮,共有來自36國、1,253個團隊參賽。最終決賽由233個隊伍中遴選出93個獎項 |
 |
大型AI教育計畫在印度展現成效 顯著提升中小學英語讀寫能力 (2025.04.29) 根據外媒報導,一項在印度進行的大規模人工智慧技術教育介入計畫,透過一個AI多感官技術平台,在印度多所公立學校中實施的結果顯示,運用科技輔助教學顯著提升了中小學的英文讀寫能力 |
 |
台日雙邊模具中心研討技術交流 高科大推動金屬成形技術進展 (2025.04.28) 為促進前瞻金屬成形技術的創新發展與相關產業的轉型升級,國立高雄科技大學與日本岐阜大學於今(28)日在高科大第一校區圖資大樓舉辦第二屆雙邊模具中心技術交流研討會,針對金屬成形領域的最新發展趨勢與研究成果進行深入探討與交流 |
 |
中央大學攜手鑫鼎奈米成立綠氫應用示範實驗室揭牌 (2025.04.28) 在全球淨零排放與能源轉型浪潮下,國立中央大學與健鼎科技子公司鑫鼎奈米正式攜手,成立「綠氫應用示範實驗室」。該實驗室由材料所洪緯璿教授領軍,聚焦高效能水電解與海水製氫等前瞻技術,結合產學能量,為台灣邁向淨零碳排與能源轉型注入強大動力 |
 |
台美聯手推進地熱開發 台灣海大與德州大學啟動能源合作 (2025.04.24) 台灣在綠色能源轉型的道路上再添國際助力。國立台灣海洋大學與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日前簽署合作備忘錄(MOU),正式啟動地熱能源研究合作,攜手加速北台灣地熱資源開發 |
 |
產學界攜手啟動碳盤查系統推動永續轉型 (2025.04.17) 國立臺灣科技大學近日舉辦「碳盤查系統捐贈儀式暨淨零論壇」,並正式發表「臺科大淨零宣言」,展現對永續發展與淨零碳排的堅定承諾。此次論壇匯聚產學界專家與企業夥伴,聚焦碳管理、數位賦能與永續轉型等關鍵議題,攜手以創新科技共創永續未來 |
 |
資策會攜手世新大學培育新世代AI知識工作者 (2025.04.14) 資策會持續深化產學合作,擴大數位教育影響力,積極培育AI專業知識工作者。資策會今(14)日與世新大學簽署合作備忘錄,正式啟動AI教育合作。資策會將開發的「生成式AI素養與應用教材」正式授權世新大學導入課程教學 |
 |
看好AI伺服器、電動車應用驅動 TPCA估今年PCB成長5.5% (2025.04.10) 基於2024年全球PCB產業展現技術驅動與多元化發展,包括人工智慧(AI)伺服器、電動車應用等扮演主要成長動能,手機與記憶體市場逐步回暖,帶動整體需求復甦。其中,HDI與HLC受惠於AI伺服器市場成長與規格升級,表現尤為突出 |
 |
耀眼智能捐百萬專利檢測系統 協助中臺科大學子增能 (2025.04.09) 視光教育再升級,為台灣視光產業注入新血。耀眼智能科技與中臺科技大學攜手簽署「雙眼視機能檢測產學合作協議」,並捐贈價值逾百萬元、具多項台灣發明專利的高階雙眼視檢測系統,為學生提供先進的學習資源,全面提升視光系教學設備品質,強化視光教育實務教學與養成臨床技能 |